揮拍。揮鞭|當體育遇上教育

揮拍。揮鞭

陳念慈是早期衝出香港的精英運動員,
更是許多運動愛好者的偶像。
我跟陳念慈在「動感校園」這個平台群組相識已經幾年,
一直以為她仍在體院工作,
為推廣運動努力,
後來才得知她的正職是香港賽馬會見習騎師學校校長,
跟自己是同行。

陳念慈校長12歲加入香港羽毛球代表隊,1980年入讀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成為體育教師,但沒有放棄其運動員事業。陳念慈在19751983年連奪九屆全港羽毛球賽的女單冠軍;1979年夥拍吳俊盛贏得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混雙冠軍;1988年夥拍陳智才取得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羽毛球混雙項目銅牌;1990年他們又在英聯邦運動會奪得混雙金牌。陳念慈在1990年代初退役後,繼續從事運動推廣和培訓的工作。

羽球揮出人生

陳念慈坦言,沒有羽毛球,便不會有現在的自己;雖然已退役多年,但仍有不少人會認得自己。當年很少人會選擇成為羽毛球運動員,但自己卻沒有理會別人的想法,在批評聲音中堅持,只希望可實現自己的理想。這種堅持最後給她帶來不同的成就,所以她寄語年青人如有理想而又感到有能力,不要遲疑,儘管嘗試便是。陳念慈認為自己工作上的決斷力,人生的價值觀等,全都是從運動中體會得來。

她年紀輕輕便已成為羽毛球教練,協助師父在隔鄰的場地,負責發球予其他學徒練習,在整個過程中,通過鼓勵引起對方的學習動機,享受打球,方式與比賽截然不同。她與初學者打球,自己發球能令對方成功接到,一來一回,也是一種樂趣。她笑言曾與她打球的人,常說即使陳念慈稱讚自己打得好也不要太高興,因為她總是給人讚賞和鼓勵。不過,陳念慈認為消閒與運動員訓練截然不同,她在香港體育學院任職助教時,對運動員的要求便不一樣。

鑽研體育教育
陳念慈在羅富國教育學院修讀體育,課程要掌握不同的運動項目,如游泳、拯溺、體操、田徑、彈網、滑浪風帆、獨木舟等,均要考獲牌照才能畢業,十八般武藝集於一身。為了兼顧學業及羽毛球運動員的訓練,陳念慈珍惜一分一秒,不容許自己懶散,她還記得練習體操的高低槓時,弄得全身瘀黑,但仍要堅持下去,艱苦可知。這些刻苦的經驗對陳念慈日後成為培訓導師有很大幫助,她能明白到受訓者會面對的困難。陳念慈能以過來人身份帶領精英運動員,實在難得。

陳念慈指出過往的運動員大多未必會同時兼顧學業,容易錯失傳承的機會,單純技術上的傳承並不足夠,能有學養和理論協助當會更佳,因此陳念慈不忘進修,充實自己。1991年,她從美國學成歸來,回饋香港體育學院,擔任當中商務統籌部的經理,負責成立不同運動項目如游泳會等俱樂部,為體院開源,並以「運動是開啟我們生活之匙」為理念,推動市民大眾至少參與其中一項運動。接著陳念慈又轉到體院的「運動員事務部」,協助運動員進修及就業。在陳念慈努力下,獲香港大學以試驗性質提供兩個學額及獎學金予運動員。試驗非常成功,現時八間大學均已與體院簽訂精英運動員學習計劃合作備忘錄,設立特別入學及修課安排,支援運動員學業和運動雙線發展。

​​​另一條體育軌道

2006年馬會招聘見習騎師學校校長,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先生問陳念慈:「騎師可否成為精英運動員?」,陳以「為何不可」回應,一席話後,陳念慈便走馬上任,揮鞭帶領見習騎師學校發展。

訪談期間,看見學校剛好招募新一屆「賽事見習學員」,發覺門檻不高,只要年滿十五歲並已完成中三或以上課程,毋須具備策騎經驗。細談下來,才知道學員完成課程,除了擔任騎師,還有許多出路。因為賽馬業還有許多幕後工作如策騎員、馬術事務助理、釘甲匠等不同工作。課程內容涵蓋騎術理論與訓練、馬匹料理、馬房管理、英文、運動科學、音樂、資訊科技,甚至個人財務管理等,非常全面。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原來有關課程已取得等同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核的第一級至第三級認可資歷,系統地為年青人的生涯規劃多添一個選擇。本年度的賽事見習學員招募將於730日截止, 有意投身賽馬事業的年青人不妨登入馬會「賽馬人才培訓中心」網站看看。

陳校長明言,近年報名的學員,背景及程度均各有不同,但甄選重點不在於中、英文的學術程度,而是學員是否具備潛質和堅韌的精神去學習。

陳念慈負責的部門原稱「賽馬培訓發展委員會」,而因應現時在香港及國內發展需要,改稱「賽馬人才培訓中心」,轄下有兩間學校,一間為「見習騎師學校」,另一間為「賽馬人才學校」。

陳念慈數年前曾赴海外探訪時為見習學員的現役騎師何澤堯。

集結運動員推廣運動
陳念慈校長擔任不少公職,二十多年前主動籌設「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目的是將一眾運動員的力量團結起來,為社會作出貢獻,像校友會般讓運動員聚首一堂。協會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毅力十二愛心跑」,籌得的善款全數撥捐有需要的慈善機構。

陳念慈堅持推展「動感校園計劃」,期望能讓大眾,特別是學校的持份者了解運動在校園的重要性。她認為運動除了強身健體,社交技巧也會獲得提升,甚至可以解決精神健康、心理上的問題,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多做運動。

計劃的理念,是讓無論是否具備運動天份的學生,都有機會在學校參與體育活動,同時亦鼓勵導師將多元化的體育活動帶入校園。計劃得賽馬會慈善基金全力支持,現時已接近280間學校參與。計劃亦增設「動感社區」及「動感學院」,讓有潛質的學生在「動感學院」中有機會參與進階課程,發揮潛能。目標是令全港學生均能掌握一項運動,讓年輕人在開心快樂的環境下成長。此計劃的成效卓著,除賽馬會提供資源外,參與計劃的精英運動員亦義不容辭,全力支持。

過往運動員不受重視,或被視為讀書不成的退路,令陳念慈有很深的感受,亦很不服氣。在成長路上,她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難,憑著「有志者事竟成」的座右銘,排除萬難,取得成果,以事實證明一切。

陳校長每日的工作仍要面對不少難題,她以運動員的堅毅精神及真誠的態度,堅持「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成功解決。2019年獲頒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院士,正好肯定了她在教育和運動方面的成就。

筆者與陳念慈校長合照。

校長心聲
跟陳念慈校長聊天,完全感受到運動員的爽朗性格和正向價值觀,充滿陽光。陳校長分享運動生涯,運動員在比賽中勝負乃兵家常事,輸了才會嘗到勝利的滋味。我們日常只看到別人的成功,但卻看不到挫敗和刻苦的一面,值得年青人細味。請教她成功之道,言簡意賅地點出「天道酬勤」四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完全概括了運動員成功的基本條件。這句話放諸不同的學習領域,何獨不然。

*香港賽馬會賽馬人才培訓中心旗下見習騎師學校由即日起至7月30日(星期六),招募新一屆「賽事見習學員」,為具備策騎天分的青少年提供一個投身賽馬事業的好機會。

自1972年起,香港賽馬會開辦有系統的賽馬專業培訓課程己有50年歷史,歷屆畢業學員中,不少已成為蜚聲國際的騎師及練馬師,成就卓著,為港增光,例子包括由傳奇騎師轉為練馬師的告東尼、冠軍練馬師葉楚航與姚本輝、本地前領騎師蔡明紹、何澤堯及梁家俊。

有與趣報考賽事見習學員的年輕人,可登入馬會「賽馬人才培訓中心」網站瀏覽詳情及填寫申請表格。

Text: 馮立榮校長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2年8月號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