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道-Nick |Running Special

斜槓道-Nick

「努力讀書+找份好工+結婚+生兒育女+買樓供樓⋯⋯=美好人生 」大多數人都理所當然地按着這條公式走,但隨着世代價值觀念的轉變,這或許不再是贏得美好人生的唯一公式。現今的年青人不再埋首在單一正職工作,寧願當幾份兼職增加收入,以擁有更多彈性時間提升自己多面向的生活品質,他們就是「斜槓族(Slasher)」。正值而立之年的業餘跑手Nick,自加入斜槓族後可謂72行都有涉獵,當兼職撰稿員、調酒師、做外賣「步兵」,又有做過與運動推廣相關的工作:經營運動網上平台、舉辦比賽,希望藉自己人生宣揚一種理念——人生不只是上班,是有更多可能性。他對年紀不以為然,更積極地說:「自己開唔開心應該係自己諗,人哋點樣睇係唔緊要嘅,自己覺得嗰樣嘢值得做嘅咪得囉!」

或許在這個世代物質享受不比生活享受重要,正如俗語所講:寧吃開眉粥,不吃愁眉飯。

2205_RS

image-20220505155651-1 image-20220505155651-2 講跑。港跑版主Kong.run
CIBS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 –
《運動無限SLASHER人生》 節目主持:image-20220505155651-3 slasher.athlete

個人最佳成績節錄(PB)
10公里:35:57
半 馬:1:18:59
全 馬:2:41:34
World Major Marathons 6-star Finisher

越野跑
2018 Ultra-Trail du Mont-Blanc「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UTMB):33:53:45
2017 The North Face 100(TNF100):15:02

獎項
2020 TNF100 Thailand 25km 男子 — 全場總冠軍
2017 香港街馬半馬拉松男子(壯年組 ) — 季軍
2017 扶輪香港超級馬拉松男子 — 全場總亞軍
2016 UTMT 環大帽山越野賽 YTF 50km 男子成年組 — 季軍

遲來的天賦

「跑步相比其他運動好似簡單容易啲,自己一個人搞得掂,而且滿足感大啲。」兒時是個胖子的Nick,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不是自己擅長的項目,他笑言:「手腳真係好唔協調,做後備都嘥氣啦!」直到大學期間,嘗試以跑步作為興趣,由健身室內的跑步機作為起點,無意間發現自己有天份,遂嘗試挑戰自己,參加他認為人生一必做的事——渣打馬拉松。

人生的第一次,往往是不能忘懷的,Nick記憶猶新:「呢次係好痛苦嘅經歷,未試過跑咁長。好記得去到30公里之後就體驗到嘅『撞牆』,又餓、全身抽筋,仲要向身邊嘅跑手乞求嘢食,蕉又冇能量棒又冇,好彩有位跑手問我係咪好肚餓之後就俾咗包朱古力我啦⋯⋯」

談起這次尷尬的場面,他不禁大笑起來,賽事雖以4小時20分鐘成績完成,但他未有氣餒,反而發掘到自己跑步的潛能,於是全速前進,集中火力專注訓練,「跑步係好直接嘅運動,你擺幾多時間心機落去,個結果就會愈多」,透過加入跑會、街跑、山跑、健身室提高自己身心靈的實力。

2205_RS

屢跑旅跑

十多年前的渣馬是Nick的起跑點,10公里、半馬抑或全馬賽事,他都一一征服,就連海外馬拉松也「跑」覽無遺。喜愛遊歷世界的他,發展出一條特別的旅行公式——跑步旅行。跑過西班牙、德國、美國、日本等地的馬拉松,令他享受與一般旅客有別的福利,「用馬拉松嘅方式,因為路線,你會好深入去睇嗰個城市;用腳去認識一個城市,你會體驗到當地人嘅跑步文化,以致人文文化」。

縱橫過多次海外馬,Nick指香港比起世界各地亦有其特別的跑步文化。他觀察到,德國人賽後會喝啤酒、日本人每跑一段路會熱情送上一句「奸爸爹」及壽司菓子,至於香港的跑賽總是充滿着「嘉年華味」,「除咗打卡呢個特色,就算唔跑全馬都會跑10K當參與過嗰場盛事」。他又續說,香港賽道亦頗特別,跑賽是在清晨時段進行,而且多橋多斜,總帶給跑手重重挑戰。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Nick以「跑步旅行」為自己寫下人生的可能性。雖然他不是精英跑手,但就是簡單地以跑步與自己對話,感受世界脈搏的跳動,就足以帶來人生的重重突破。

Nick曾參加2017 TNF 100 (photo by Foto Mo)
Nick曾參加2017 TNF 100 (photo by Foto Mo)

2018 UTMB 環勃朗峰越野賽(photo credit to Foto Mo)
2018 UTMB 環勃朗峰越野賽(photo credit to Foto Mo)

2017 Osaka marathon
2017 Osaka marathon

直線與斜線

年紀漸長是運動人普遍遇上的關口,因傷而退同樣無可避免的。Nick愛嘗試挑戰,殊不知因一次Kick Boxing意外傷及腳筋,康復後就以2019年的東京馬拉松作為「暫時」的告別式,「可能年紀關係見到自己能力限制就冇再特別去Train,受傷之後都無再跟跑會,呢一次(東京馬拉松)係最後一場認真練習以及備戰⋯⋯」他了解自己,亦不會強迫自己,反思或許是時候要走另外的路⋯⋯

兩年間的疫情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Nick就伺機找些「細藝」來打發時間。時代艱難,為了在有限時間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他勇敢辭去正職成為Slasher,為探討人生的可能,在社交平台「Clubhouse」以運動會友,充當頻道主持來,「疫情大家都好無聊啦,就搵咗好多做開唔同運動嘅朋友吹吓水,講吓佢哋自己嘅故仔」。鑑於Clubhouse小試牛刀的成果,令Nick與單車冒險家好友阿翔萌生做媒體的念頭,二人遂申請了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計劃(CIBS),透過運動員鮮為人知的故事勉勵大家,「節目唔係訪問咁簡單!概念係來自運動員係點樣搵食,點樣面對經濟壓力等,想用比較貼地一面嘅概念去做一個運動人嘅故仔」。

結果,他們的申請獲批,節目以《運動無限Slasher人生》為名,並請來十三位不同項目的運動員,分享其心路歷程;或許他們未必是廣為人知的,但他們實現理想的熱情,是打動人心的契機。

滾軸溜冰運動員蔡穎怡Katherine
滾軸溜冰運動員蔡穎怡Katherine

運動無限Slasher人生》節目嘉賓黃啟樂
《運動無限Slasher人生》節目嘉賓黃啟樂

2205_RS

我想故我做

人家常說,傳媒是一個「捱麵包」的行業。Nick是一個率性的人,不甘於行屍走肉的過活,只為着一種普通信念:「純粹係鍾意㗎咋!」

運動員的故事是老掉牙的題目,當各大傳媒聚焦在成績、訓練過程,更甚是花邊新聞的時候,就往往忽略了他們背後的辛酸,而這些都是大眾值得借鑑關注的故事,不是普普通通的新聞資訊,「香港嘅運動員面對嘅係一個結構性問題,類似雞先定蛋先嘅問題⋯⋯佢哋嘅故仔唔單止令大家認識多啲個運動,更係希望令人知背後個理念,從中學習了解,成件事係貼地啲」。

營運Clubhouse、CIBS節目解鎖了他當媒體工作者的技能,面對自己跑步的力有不逮,他從容不迫,過去的跑步生涯令他更堅定當Slasher的決心:「關於年紀,我成日都問自己,甚至喺節目俾人問返轉頭,咁嘅年紀供唔到樓買唔到樓,我喺度做緊啲咩呢?我諗時代變咗,大家追求嘅嘢都唔同,要去試唔同嘅嘢,做自已想做嘅嘢,先會發現到自已嘅可能。」

選擇跳出正職的舒適圈絕非易事,惟Nick希望在這混亂的世代,仍能安身立命,而非活在一個規範公式化的人生裏。作為一個遲了加入的Slasher,他絕不慚愧,反視為一種解脫,「呢一刻自己做好自己,去做啲鍾意做嘅嘢。人生係有好多嘅可能性,運動或者slasher都只係一種方式,唔係一定結婚生仔買樓供樓先係唯一正確嘅路,就好似我搞CIBS呢個節目咁,做鍾意嘅嘢係一件開心嘅事嚟⋯⋯」

人往往忽略那微不足道的事情,跑步可能是沉悶的運動,但至少對Nick而言是一人之境的練習,是啟發人生的必修課,彌足珍貴。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2年5月號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