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回一城 陳嘉瑩

板回一城 陳嘉瑩

陳嘉瑩正在接板球
陳嘉瑩 現役板球運動員

陳嘉瑩(Kary) 24歲 

現役板球運動員

 

獎項:

2019 東亞盃 第二名

2017 東亞盃 第一名

2014 仁川亞運 第五名

 

嘉瑩身為香港女子板球隊隊長,在教練和隊友之間擔當橋樑,了解及傳達各人的看法,努力維持隊內關係,因此板球隊在各人的維繫下,是一個窩心的大家庭。港隊女子板球目前全世界排名第24名,而嘉瑩認為自己的角色是加強隊內凝聚力,希望可以一齊為同一目標拼搏——把板球隊帶到全世界頭15名,打入世界盃!如今她們直言疫情和工作對球隊影響不少,不過當嘉瑩遇到隊友對前路疑惑問題,都會盡量與她們溝通,希望幫助她們消除擔憂和煩惱。

陳嘉瑩正在投球

背後有家人般的隊友支持,嘉瑩感到很安心。

板球=下棋

嘉瑩小時候很貪玩,甚麼運動都會涉獵,最終是板球讓她停留下來。板球是香港冷門運動之一,很少華人參與,嘉瑩也是中二時因港隊到校宣傳板球,才與板球結下不解之緣。嘉瑩一開始認為板球只是「個波有咁遠打咁遠」的運動,打走個球便行,但愈投入愈發現不止如此,更是考驗腦力和體力。「板球好像下棋運動,別人下棋,會影響你接下來的一步,沒有人知道下一秒的變化。下棋變化大,同樣板球都是。」板球步步為營,每一步都要小心,多加練習可以令隊友熟習不同情況,但嘉瑩以前認為練習是個人選擇。「以前不練習好像沒大不了,是我的選擇,但現在覺得雖然可以不練習,但要知道別人進步的機會多過自己,那便不要後悔,機會是自己把握的。」板球影響了嘉瑩的人生和態度,更把早年的壞習慣都改掉了,現在變得更自律。

穿好整副裝備的陳嘉瑩

疫情期間,板球隊集中改善各自技術上的不足,好讓之後與外國比賽發揮更好的表現。

冷變熱

嘉瑩板球之路起伏跌宕,並非一直順風順水,但這樣的經驗成就了現在的她。她未正式成為港隊成員前,坐了兩年冷板凳,在場邊為隊員遞水,擔任後援的角色。對運動員來說,沒甚麼比無得下場更慘,但嘉瑩從沒因此而氣餒,反成她努力向上的理由。「我現在挺慶幸坐了兩年的冷板凳。在場內比賽只會集中比賽,易忽略周遭事物,甚至有時連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相反場外可以看得更清楚。後備的角色警惕我要加倍練習,因為我相信我有天可以成為正選,還可代表香港出賽,但在這之前,我都不可以拖正選的後腿。」冷板凳經歷讓嘉瑩獲益良多,現在更是女子板球隊隊長,帶領隊員奮鬥。嘉瑩兩年來看了不少前輩威風凜凜的一面,當中一場是讓她很想很想進港隊,以港隊身份為比賽付出的契機。「U19比賽時,我仍盤桓在後備和正選之間,而那一場我是做後備的。兩隊分數都很接近,可惜我們最後輸了。比賽完結後,後備的我卻哭得最慘,我邊哭邊跑到隊友身邊,打算安慰她們。這刻我才發現原來我真的很愛板球,因此發誓不可以再做後備了。」嘉瑩沒有下場比賽也哭得稀里嘩啦,代表她很著緊這項運動,要下場比賽幫手才是她最想做的事,因為想與隊友一起取得勝利。

陳嘉瑩穿齊裝備正在打板球

第一年當隊長時,嘉瑩自責不能替隊伍拿東亞盃冠軍,最後與副隊長一起哭。

一家人

香港貴為國際城市,小小的地方容納了不同國籍的人,而女子板球隊亦是,三分二都是外籍球員,雖然如此,嘉瑩身為板球隊隊長有著另一番看法。「隊友都是出生於香港,即使國籍不同,對我們來說,她們都是香港人,都是我們的隊友。而且我們都向同一目標進發,與她們溝通反而令我英文進步了不少。」隊長是隊伍的支柱,板球與別不同的是,教練不可在比賽場內,換句話說,隊長的決定會影響比賽表現。大家年少時都我行我素,嘉瑩亦不例外,但隊長一職顯然令她責任心重了,現在都會想想後果。「由於教練不可進場,比賽便由隊長及隊員作決定。為了比賽勝出,通常我們有一個基礎的計劃,不過板球存在不同變化,所以那個計劃會不停轉,但並不會局限了我,我知道多思考對板球比賽有幫助,而我臨場也會調節隊員的表現。」

Text:Candy
Photo:Olddog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