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跨欄-張宏峰

跨越。跨欄-張宏峰

張宏峰是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的校友,一直都是體育老師寵兒。學生時期在田徑場上的努力,讓他取得「學界欄王」的美譽,其後更進一步成為「香港欄王」。宏峰很健談,對自己要走的路很清晰,希望他的人生路像賽場一樣,把困難一一跨越。

學習與傷患共存

在體院的運動場上,張宏峰分享了運動對他的影響。初中時他跟其他少年一樣,終日流連球場,沒甚麼人生目標和方向,直至遇上田徑才改變過來。運動帶給他的不只是自我改變,更重要的是擴闊了他的眼界。

記得有一年學校邀請了宏峰回來擔任運動會主禮嘉賓,知道宏峰正受傷患困擾,一直替他擔心。我們都明白,受傷、康復、再訓練,是每個運動員必經的過程。今天宏峰跟我說,2018年亞運會前,斷了右腳大腿後肌,花了幾個月時間康復,疫情又至,斷斷續續練習,香港又沒有比賽,令他非常迷惘,正好藉此時機在跑法及訓練上作出調整。今季開始,宏峰的傷患完全康復,便拋下壓力包袱,再去拼搏。作為全職運動員,他的心理素質也提昇了,實在令人欣慰。

宏峰在2019年應邀回母校的陸運會任主禮嘉賓。

感激我遇見

最初宏峰的至愛是足球運動,校隊、西貢區隊都有參與,甚至有球會邀請,亦享受團隊帶來的樂趣,可是一支球隊要十多人才成事,許多時候比賽都不夠人數,教練便建議他試試田徑,轉戰個人項目,不知不覺間便放下足球了。

張宏峰的運動偶像是美斯和劉翔,他不諱言,在一個外展訓練班開始接觸跨欄,是受劉翔的影響。劉翔在倫敦奧運傷愈復出,不幸再次受傷一役,給他留下深刻印像。宏峰笑言仍是中學生的他天真地覺得自己的運動天份還可以,有信心挑戰一下,全身參與跨欄這個項目。

運動生涯中,宏峰要感謝兩個人,第一個就是啟蒙教練周俊豪,在學界引領他入門,早期的合作,便已做出突出的成績。第二個要感謝的是鄧漢昇教練。前輩欄王鄧漢昇對他有很大啟發,會告訴他好多跨欄項目上的心得,更會鑽研好多不同的理論。越困難越要嘗試,在鄧教練的鼓勵下,宏峰並未因身高而卻步,由較矮的四百開始,逐步參戰一百一十欄。

從學界到港隊

當年被譽為「學界欄王」,張宏峰的壓力主要還是來自自己,擔心的不是給別人趕上,而是怕自己做得不好。2017年DSE考試後,宏峰決定全身投入運動員的行列。當上全職運動員,每周三天練跨欄、兩天練體能,一天參閱運動資料作優化改善。在他而言,練習是辛苦和沉悶的,而比賽則充滿樂趣和刺激,有所表現,一切付出也是值得的。

說到學界田徑賽,特別是D1學界賽,宏峰覺得水平雖未如公開賽水平高,但氣氛熱烈,能激發起運動員的鬥心,會受同儕欣賞而感到自豪,發揮得更好。學校間的競爭,增加了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體院許多精英運動員,都是在學界發掘出來。

宏峰在DSE後,就全心專注訓練。

宏峰未來樂意身教言傳,栽培田徑人材。

回首難忘事

成長過程中,有兩件事情令宏峰最難忘。

第一件是2014年暑假,在上海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男子一百一十米欄跑出十四秒二六成績奪金,第一次出外比賽獲獎,特別有意義和高興。

另一件發生在初中家長日派成績表的時候,老師向他的家人投訴他讀書態度不好,壞透了。宏峰按捺不住,反駁自己沒有做過壞事,只是花掉時間去運動和練習,憑甚麼認定我是壞孩子?宏峰明白老師的出發點是為學生好,但廿一世紀教師仍以傳統理念加諸一個初中生身上,孩子怎會服氣。

時代進步,社會對運動員的支援多了,認同和肯定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從他中四轉讀九龍華仁書院和現在進入香港中文大學修讀體育教育學位課程,可見一斑。當時的老師看見今天宏峰的發展,對運動員應會改觀。

宏峰根據個人經驗提醒學界運動員,有些事情要趁年輕的時候完成,不要到沒有能力的時候才去做,好好珍惜現在,全力以赴,並要問清楚自己:「你敢不敢再搏一次?」

運動員要取得好成績,肯定要犧牲其他事物,有可能是學業,有可能是和朋友交往和娛樂的時間。犧牲一事去成就另一件事,你願意嗎?宏峰覺得自己嘗試過,所以問心無愧,並以肯定的語氣說:「從頭再來,我敢搏多次。」

成長記錄

有一件事,我感受很深。2016年,學校與數碼港合辦一個名為數碼港運會的電子運動競技比賽,邀請了不同項目的運動員參與其中,當時我特別邀請了張宏峰出席,小伙子一口答應,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直接向當時他就讀的學校申請,以便向教練請假。這一個要求,令我感到小伙子很有分寸,未有因在學界體育取得成就而不守規矩。

經常要到不同的地方集訓,當然會影響運動員的學業進度,宏峰感謝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讓他能夠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運動教育,無論將來做教練還是做教師,始終多了一個出路。

宏峰考慮當教師的原因很直接,運動可以改變人生。最好的回饋方式,就是以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身教讓學生懂得正確的價值觀,並從學校入手,為香港田徑發掘更多人材,讓他們通過練習和堅持,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過,這幾年宏峰還是專注於跨欄運動上的練習和比賽,看看自己可以去到什麼成績!

張宏峰對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很清晰。

校長心聲

記得我在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擔任校長時,在2015至2016年度畢業典禮的校務報告中,拋下了講稿,只跟畢業同學分享了當年兩位校友的成就。一位是黃淑蔓同學,憑一首〈差一點我們會飛〉奪得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一位就是張宏峰,破了學界紀錄,取得「學界欄王」美譽。不是甚麼炫耀,只是肯定了學校一直的發展方向,發揮學生在體藝方面的才華。我不否定學術的重要,但學業成績絕對不是學生成長的全部,希冀教育工作者都能細味未來教育的新趨勢。

Text:馮立榮 
Photo:Conrad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3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