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關注學生運動員 盧綽蘅:Person first, Athlete second

運動心理學家盧綽蘅

某個夏日午後,運動心理學家盧綽蘅(Karen) 以一身清爽打扮出席書店為她舉行的新書分享會——這是她第二本關於運動心理學的著作。她曾是香港游泳代表隊員,如今她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香港應用運動及表現心理學家,多年來為不同運動總會及私人運動機構的運動員提供心理支援。正如她的形象予人冷靜溫和的感覺,她的工作是嘗試了解運動員想法、幫助運動員維持心態穩定。

在她的新作《運動心理學2 - 除了運動員,你還是誰?》中,她分享更多運動心理學個案,希望令運動員能更懂得「與自己對話」。書中不少個案談及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多貼合青少年運動員的處境分析,足見Karen對學生運動員的關注。

新書分享會當日,香港賽馬會見習騎師訓練學校校長陳念慈(左)以及專研運動醫學的中大教授容樹恒醫生(右)均有出席支持。

Karen觀察到,香港學界運動競爭激烈,不少學生運動員,自小就投入訓練。而隨著資源及出賽名額競爭愈來愈大,他們所面對壓力亦隨之增加。「我常見和接觸的學生運動員,他們選擇運動或者比賽,多數是有外在動機,例如升學或有獎學金等誘引。」這些動機也是她在書中想探討的範疇。

此外,為何他們不願意向人求助?「這跟香港人的文化或者中國人的文化有一點關係。」她指,華人不太習慣直接表達情感,崇尚含蓄,忌諱直率,這樣的文化價值,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令不少人習慣把感受放在心底。久而久之,就會忽略自己的感情、感受。「最初球員身邊的人,都把尋求心理輔導看得很負面。教練、家長會認為這是一件壞事。」

Karen曾為不少運動總會及運動員提供心理支援。

Karen在美國修讀運動心理學,而美國體育發展,明顯比香港蓬勃,但她選擇回流香港執業,便是希望改變大家對心理支援的看法。「這都是我一個小小的心願,我就是看到香港缺少這件事(運動心理學)」。她也曾是學生運動員,所以她切身理解他們的需要,很想幫助這個年齡層的運動員:「以前我們最缺乏這個服務。」體育學院設運動心理學家駐場,但一般學生運動員,遇有問題,不知向誰求助。

不同人面對壓力,反應各有不同。「污名化他其實不是很公平,他可能只想提升運動表現,但被誤解為出現精神問題。」運動員有時面對的處境,身邊的人未必能理解,所以需要接受輔導。至於輔導運動員的方法則各適其式,Karen思索一會,分享她常用的方法:「談話療法。」她舉一個例子:「其中一個個案,就是一名田徑運動員最後離開了這個圈子,他沒有再玩。」這並不代表運動心理學沒有發揮作用,因為透過對話,她令運動員學懂「放下」——運動心理學不是為了提升運動員比賽成續,而是令大家別忽略照顧自己情緒。即使是體格健全、高大壯碩,看似「堅強」的運動員,都有自己的情緒,Karen提醒:「別把『哭』看待成不好的事。』

「我們有一句口訣,心理學就是Person first, Athlete second」她對待來接受輔導的運動員像普通人一樣,讓他們有尊嚴地得到幫助:「運動員本身都是一個人。」

 <<< 收聽Sportunes有Karen更多真誠分享

Text: Jimmy, Nicole
Photo: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