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鍛煉「體能怪物」的秘密武器|Strength & Conditioning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鍛煉「體能怪物」的秘密武器|Strength & Conditioning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鍛煉「體能怪物」的秘密武器|Strength & Conditioning

區芷綽 頌恩公民女子足球隊

在寒冷的健身室中,客人汗流浹背,只在短時間內,他們身體每一寸肌膚都在揮發動力。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即是HIIT)是很多人都聽過的運動瘦身方法,透過短時間高強度動作,例如蹲跳、重量訓練,令人在短時間內燃燒脂肪,並在運動後依然能達到「運動後燃燒」的情況。不過,高強度間歇訓練不只是為瘦身而設,亦是能有效地提高運動表現的訓練方式。今次就分享運動員能如何使用高強度間歇訓練來改善運動表現 。

高強度間歇訓練目標

進行HIIT時,運動員有機會使用到有氧能量系統(Aerobic Oxidative)、無氧能量系統(Anaerobic Glycolytic)、或是肌肉神經系統(Neuro-Muscular System)。透過改變訓練內容,我們可以針對或同時刺激不同目標。

無氧能量系統及有氧能量系統

在運動時,運動員不能選擇使用哪一個能量系統,然而可以因應運動強度、時間來偏向使用一個能量系統。無氧能量系統是指運動員能透過快速使用身體能源(PCr或碳水化合物)來提供短途具爆發力的動作,例如短途衝跑(約10秒內)。當爆發性的訓練持續,身體會產生大量丙酮酸(Pyruvic Acid),轉而有機會累積成為乳酸(Lactic Acid)。在這些過程中,能量轉換不需要使用氧氣,長時間進入無氧運動訓練,運動員能增加身體耐乳酸的能力,即使在高強度訓練時也能保持高質量的輸出。

另一方面,有氧能量系統是需要使用氧氣來提供能量,當運動持續,身體會將丙酮酸及脂肪轉化成能量,讓運動員能持續保持運動強度,這個過程被稱為三羧酸循環,是在線粒體(Mitochondria)中進行。當運動員長久進行耐力訓練,身體會適應並提高肌肉中線粒體的數量,使運動員能習慣使用脂肪為能量生產。同時間,肌肉會生長更多微細血管,讓更多氧氣能透過血液帶進肌肉中,適應長時間的運動。長遠能提供運動員的耐力及增加運動員的乳酸閾值。

肌肉神經系統

在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時,運動員不單只是運用到身體的能量系統,同時間,他們亦會使用到肌肉神經系統來進行訓練。當運動強度較高時,身體需要承受到較高的張力,肌肉、肌腱、韌帶及骨骼都會受到較高的刺激。例如當長跑運動員在進行短間距訓練(200米跑),膝關節及踝關節都會承受較高的張力;當足球運動員需要做轉向練習時,下肢相對會產生較大肌肉疲勞,因為愈多的轉向會增加肌肉的離心收縮。當然,肌肉神經系統的參與會因應訓練內容而改變,不過主要是速度愈快、重量愈大及轉向愈多的練習會增加肌肉神經壓力。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鍛煉「體能怪物」的秘密武器|Strength & Conditioning

高強度間歇訓練方法

1 長間歇Long Interval
長間歇訓練目標針對運動員的有氧能量系統,訓練速度可以是80-85%VIRT(VIRT的解說詳見上期分享),需維持一至五分鐘,並有一至四分鐘的組間休息。如果增加最大攝氧量(VO2Max)是訓練目標,運動員要留意訓練時間需接近或高於最大攝氧量。由於訓練時有機會高於最大攝氧速度(vVO2Max),所以在長間距訓練中,亦會出現乳酸,所以長間歇訓練亦可以訓練運動員的無氧能力。

2 短間歇Short Interval
短間歇訓練是十分有效的訓練方法,能使用在很多訓練目標中(見圖一,能達到種類1、2、3及4目標)。建議的訓練速度是90至105%VIRT,需維持一分鐘或以下,並有同等時間的組間休息。如運動員需要針對有氧能量系統,他們可以在休息中加進低強度的動態活動。

3 重複衝刺Repeated Sprint Training
重複衝刺是更接近團隊運動所需的訓練,同時能有效提升運動員的耐力及肌肉力量,建議運動員進行多於兩次的一分鐘或以下的全力衝刺,並有十五至六十秒的休息時間。需留意訓練時間及休息時間比例(Work:Rest Ratio),控制適宜,可以穩定運動員的乳酸積聚情況。

4 衝刺間歇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衝刺間歇是針對肌肉神經系統及無氧能力系統訓練的,建議運動員進行二十至三十秒的全速衝刺,並配合較長時間的靜態休息,有助運動員在更高速的強度中訓練。如在休息中加進動態練習,會減少運動員的休息質素,減低運動員的質量練習。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鍛煉「體能怪物」的秘密武器|Strength & Conditioning

衝刺間歇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5 小型比賽Small Side Game

小型比賽是接近專項運動訓練的間歇訓練方法,可以為運動員加進戰略、團隊配合的訓練元素。小型比賽的訓練強度較接近比賽時的強度,訓練強度及時間會因應場地使用、規則及參與人數等因素而調整。建議每節訓練時間是二至五分鐘,配合兩分鐘的休息時間。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鍛煉「體能怪物」的秘密武器|Strength & Conditioning

小型比賽Small Side game

總結

過往我當運動員的時侯,經常會有一些令人很吃力的體能訓練方法,例如是衝跑二十米,然後慢跑休息的重複衝刺訓練。我有時侯都會思考有沒有一些科學化的體能訓練。及後我在香港浸會大學讀書時遇上實驗室主管湯博士,他的重複衝刺訓練的確令我有所啟發。高強度間歇訓練的確是很多人纖體的訓練方法,但亦是肌力及體能教練訓練運動員成為「體能怪物」的方法。能有效融合肌力及體能訓練的才是肌力及體能教練的目標。

為運動員安排高強度間歇訓練是由Paul Laursen及Martin Buchheit提倡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細閱他們著寫的書1

參考資料:
1 Laursen, P.,& Buchheit, M.(2019).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uman kinetics.

Text:袁晞彥
Photo:Lucien
示範球員:區芷綽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