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s Abrahamsen 反其道而行增磅的職業車手|車轉公路
Jonas Abrahamsen 反其道而行增磅的職業車手|車轉公路

亞伯拉罕遜今年表現突飛猛進© A.S.O./Billy Ceusters
今年環法有一位車手,不算年青,總排名名次不高,亦沒勝出過賽站,卻成了討論焦點——亞伯拉罕遜 (Jonas Abrahamsen)生於挪威,現年二十八歲,2014年成為職業運動員,是一名爬坡車手。他多年來成績平平,苦無對策。2020年,他決定增磅,在短短一年間增重二十公斤。作為爬坡車手,體重愈輕愈有利,他卻反其道而行,然而他的成績沒因增磅而下滑,今年更開始獲勝,在環法表現備受注目。
功率重量比(power-to-weight ratio)是衡量一名職業車手表現水平的指標。功率重量比即相對於每公斤體重,一名車手輸出功率的數值,以「watts/kg」為量度單位。應屆環法冠軍Tadej Pogačar在第十五站以破紀錄時間完成終點爬坡,據媒體Lanterne Rouge推斷,他在這段爬坡的功率重量比為6.98 watts/kg;僅敗給他的Jonas Vingegaard為6.85 watts/kg。由此可見,較高的功率重量比可成致勝關鍵!故此,職業車手大多會嚴格控制體重,提升功率重量比。

Jonas Vingegaard和今年環法冠軍Tadej Pogačar對決。© A.S.O./Charly Lopez
亞伯拉罕遜成績大爆發
亞伯拉罕遜於2020年加入職業車隊Uno-X Mobility,一直表現平凡。今年他的成績終有突破,先在年初的Étoile de Bessèges多日賽勝出爬坡積分榜冠軍,繼而在比利時Dwars door Vlaanderen單日賽取得亞軍,終在比利時Brussels Classic單日賽奪標。誠然,他在多項比賽都打進十大,表現出眾!
年初的勇猛表現延續到環法,他在首十個分站佔據爬坡積分榜首位,穿起了波點戰衣。此外,他在整場環法都表現進取。ProCyclingStats網站資料顯示,在環法全部二十一個分站中,他在七個分站裏參與了突圍集團,累計突圍距離長達796公里,即環法總長度22.8%!他的進取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令他拿下第二站和第八站的敢鬥獎。

亞伯拉罕遜在今年環法公路賽的首十個分站佔據爬坡積分榜首位,得以穿起波點戰衣。©A.S.O./Charly Lopez
增重改善表現
亞伯拉罕遜的突出表現惹人注目,Global Cycling Network在環法開賽前訪問他,詳談增重改善表現的經過。
爬坡車手一向體態輕盈,就如Jonas Vingegaard身高約1.8米,體重只有58公斤。亞伯拉罕遜在訪問中提及,自己作為爬坡車手,一直刻意保持體重在60公斤以下。然而,體重過輕令他覺得難以提高功率。加入Uno-X Mobility車隊後,在車隊營養師James Moran協助下增加食量,逐漸增重20公斤。
他的肌肉量亦隨着體重而增加,令他表現大幅提升。他的Functional Threshold Power(FTP)由350 watts增至430 watts,而最大功率由原來900 watts增至1,500 watts。此外,他的30秒最大功率更由650 watts增加至1,100 watts!除了功率數據,他的增重後表現也穩定了,亦少了患病和受傷。
亞伯拉罕遜增重,再配合訓練,令他的水平不斷提升,到了今年成績猛進。
節食、減重、飲食失調
執迷控制體重,曾令亞伯拉罕遜經常處於飢餓狀態,難以提升水平之餘,更窒礙他的發育。他在Global Cycling Network訪問中說道,改善飲食習慣令他身體產生微妙變化,他增高了六厘米,也開始對異性感興趣,儼如重啟了他的青春期!運動員飲食失調時有所聞,亞伯拉罕遜及時察覺到自己身體狀況,將問題糾正過來,更提升了自己表現,總算幸運!
縱然我們跟亞伯拉罕遜不一樣,不是職業運動員,提升競賽水平不是首要目標,然而對很多人來說,控制體重也是終身課題。不少人試着不同餐單、飲食方法,務求以最快速度減重。看過亞伯拉罕遜的故事,我們或許要審視一下控制體重的方法,會否適得其反,影響健康。
Text:Tim Tse
Photo:Charly Lopez、Billy Ceusters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