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k x 尚山岩館 山與岩在城巿|Sportsoho 攀岩別冊

Zack x 尚山岩館 山與岩在城巿

「門口設計像一間山屋的門口,就是因為我們都喜歡行山,尤其在外國行山時會有些山屋讓行山客休息,每當行到十分疲憊時,見到山屋的感覺好窩心,我們想將山屋的美好和溫暖感覺帶回來。」尚山岩館的主理人之一Zack如是說。

他和另外兩位拍檔SammyDennis早於2018年已成立山系品牌「尚山」,希望出品自家設計及製造的登山及攀登裝備,因為他們都是登山愛好者,曾到過不同地方攀石,深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登山裝備不容易這亦是近年的山界趨勢,可能喜愛行山或野外活動的人都較有個性,不喜歡隨波逐流;而且各人需求都有微妙差異,有人重視輕量化,有人重視功能,也有人是「外貌協會」會員⋯⋯總之難以找到心頭好,便索性DIY

開設尚山岩館,他們亦貫徹手作特色:「我們一向都有研究木工,所以岩館內的鞋架、展示櫃、樓梯等都是我們一手一腳開料和砌出來。」就這樣,他們逐塊木地將山屋帶到深水埗的街頭。

一切緣山

從「尚山」之名,已可想像到幾位老闆都是愛山之人,喜歡攀石是理所當然,但沒想到他們原本並不是想開攀石場:「我們有自家品牌,所以本來是想開咖啡店,可以順便賣下產品!」看過大南街的舖位後,他們最後決定開岩館:「我們三個拍檔都好喜歡攀石,而且都覺得香港近年漸漸多了人攀石,對攀石文化的發展有信心。」

他喜歡攀石的程度,是去旅行都一定會去當地攀石:「我最喜歡去日本攀石,因為攀石在當地真的是很普遍的運動,可能行街時就會突然見到街邊有間攀石場了,這亦影響了我,令我想開一間地舖的攀石場。」Zack說,日本很多岩館都很交通方便,下車後步行幾分鐘就去到;館內有各式年紀的人攀石,更有些年紀很細,令他印象深刻。

而門面設計像山屋,則是源自他另一項熱愛的活動——行山。通常行一些長途路線,需要花幾日幾夜,中途便會設有山屋讓行山客休息,「世界各地的行山者會聚在這裡交流他們行過的路線、計劃,也會談天說地分享自己的經歷。我便是想將這種感覺帶回來。」也因此,尚山的舖位令他十分滿意,除了樓底夠高造攀石牆,更有樓上閣樓位置,讓人爬完石可以上樓上休息、傾計,重現山屋的感覺。

來去攀登

 

緣起於山,開設岩館便是想將山和自然與城巿連結起來,因此閣樓上較靜態的活動和樓下攀登者的熱鬧情景同樣重要——四月份運動場所終於可以重新營業,他們便隨即籌備重開後的頭炮活動:《The Eye of The Big Cat》相展及紀錄片放映會。

「我們都很喜歡以攀登方式去享受山野,因為這最體現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挑戰與征服之外,更重要的是共存:「為了這個計劃,我們特意學習傳統攀登方式,要一邊爬一邊放置活動式岩械(SLCD)來做確保點,所以要了解路線及岩壁石頭的狀態。以往的運動攀登方式是已有前軰在岩壁上預先設定好錨楔 (bolt) 作為確保點,攀登者只要掛上快扣便可,相對較容易及安全。使用活動式岩械(SLCD)不會對岩壁造成破壞,但對攀登者的技術要求也更高,所以我們都為此進行了特訓!」 《The Eye of The Big Cat》計劃就是攀登方式上到獅子山近「獅頭」的岩壁,在半空設置帳篷,然後點起燈,讓遠看的獅子山像多了「眼睛」。

香港有很多天然攀登路線都廣為國際攀登愛好者認識,獅子山便是其中之一,但2019年山上原先設定好的錨楔被移除,令Zack下決心要學習傳統攀登,彷彿想透過這個計劃勉勵香港人,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可以找到方法去克服,「獅子山是香港一座好有象徵意義的山,所以我們都想排除萬難去為牠『點睛』。」

攀岩文化

從尚山品牌到尚山岩館,從攀石到攝影,當中的連結都是山,也可見Zack和拍檔們的思維方式也一直圍繞著山:要帶來登山文化,讓人有個可以交流的空間;透過攀登一座山來勉勵人生如何面對困境⋯⋯關於山的一切,好像說不完:「這是一種文化,像日本城巿中到處是岩館,便自然會營造到攀石文化出來,我相信香港也會是這樣。」就如各地都自有其登山文化,日本和韓國便已很不一樣,香港亦有其獨特文化;而這種文化在攀石上會如何呈現,也許在尚山可以見到其縮影:「很多朋友既喜歡行山也會攀石,所以來到也不會只是去玩攀石,有時甚至是來傾計聊天,講下行山的事。」攀岩在香港的城巿化過程,也許便是融入了一個社群的現象在這裡這個社群叫尚山。

特約主持 - 怡富試玩

我第一次接觸尚山不是因為攀石場,而是他們自家設計的品牌跟黑店聯乘的茶包袋,這次來到尚山岩館,果然貫徹其品牌的型格設計。可能因為負責人從事平面設計以及室內設計的背景,這裡的燈光設計感覺親切柔和,我特別喜歡他們自己畫的動物圖案,以樹懶、松鼠、猴子和猩猩代表不同線路的難度,加強森林小山屋的氛圍。

p

Text: Nicole, Ivan
Photo: Conrad
Design: 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