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運動員終痊癒;體院正式「解封」 隨着近日本港疫情漸趨緩和,連續17天沒有新增本地確診個案,在平衡防疫與訓練需要後,體院終於正式「解封」。由今天(5月8日)起,運動員能夠自由出入體院範圍並可於非訓練時間外出,每次外出時必須做足個人防疫措施並遵守政府的防疫指示。
運動眾籌起革命 現時互聯網發展迅速,不少人選擇在社交平台向大眾展示計畫內容進行集資,用作研發新產品的資金,這是自2006年的新型集資方式-「眾籌」。你以為眾籌就只適用於初創公司或中小企業募資?其實不然,體育界也有不少專門為運動員而設的眾籌平台如RallyMe、DreamFuel,曾幫助不少選手減輕負擔,獲取到比賽場地的差旅費用,當中亦不乏奧運選手,讓他們從而能專注爭取好成績。
何是香港人 — 何詩蓓 不少記者訪問何詩蓓(Siobhan Bernadette Haughey)前,都會因其混血外貌而有「她真的會說廣東話?」的疑慮;訪問結束後,自然又產生「Siobhan雖然有愛爾蘭外表,內在卻是地道香港人!」的想法。
政府補貼「未如理想」,體育界如何應對? 在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下,運動界大受打擊,學校停課、運動場停止使用、人群禁止聚集等原因抹殺了運動教練的生存空間。究竟香港政府推出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能否解決眾運動教練的燃眉之急?
搏盡無悔 - 何柱霆 面對賽事延期,很多運動員會因而擔憂,擔心自己的狀態下跌,亦擔心「長江後浪推前浪」,明年未必有比賽的機會。對此,兩屆世界冠軍何柱霆卻無懼影響,反而珍惜這段時間裝備自己,以積極態度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
疫症下的知名運動員 如何發揮影響力?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近期運動場暫停開放,市民和運動員出外運動的機會隨之減少。沒機會外出運動,不代表運動員會停下腳步!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都用不同方法回饋社會,運用自己的知名度,提高市民防疫意識和為社會添加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