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運動,隨時出發太空旅行!

做運動,隨時出發太空旅行!

維珍銀河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

維珍銀河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將於 7 月 11 日搭乘旗下太空船一遊外太空。|AFP via Getty Images

本月11日,維珍銀河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 將搭乘旗下太空船一遊外太空,亞馬遜公司創始人 Jeff Bezos 亦將於 20 日起行,參與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的首次太空飛行。Richard Branson 表示,他在17年前已著手預備即將實現的太空旅遊。所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看來我們也是時候好好裝備自己,隨時出發了!經濟條件等外在環境因素先不多提,或許可先試試符合一般體能要求?

 

1. 良好心肺功能

需知道太空的無重狀態下,頭部的血液會增加,大腦會誤以為血液太多,所以指示身體減少製造血液。2-3天後,血液的體積會下降多達22%。血液減少,心臟的負荷減輕,心臟肌肉也隨之退化。有氧運動能有效增強心肺功能,游泳、跑步、跳繩或高強度間歇運動(HITT)是常見選擇。

Women with dumbbell

高強度間歇運動(HITT)有助加強心肺功能。|Getty Images

2. 良好肌力

在無重狀態下,身體各方面的負荷變輕,結果肌肉迅速萎縮,如小腿和脊椎肌肉的重量,可以失去多達20%。在太空中,肌肉會以每星期 5 %的速度萎縮。除了舉重,伏地挺身(Push Up)、行樓梯及高腳杯式深蹲(Goblet Squat)都是訓練肌力的好方法。

Goblet Squat

高腳杯式深蹲(Goblet Squat)是訓練肌力的好方法。|Pinterest 

3. 強壯骨骼

因肌肉迅速萎縮,骨骼亦會變得脆弱。在太空中,骨骼會以每月失去1%重量的速度退化,計算顯示最終可失去達 40-60% 重量的骨骼。這也是為甚麼長期在太空工作的太空人,回到地面後需用擔架運送。負重運動可增強肌力,同時增加骨骼密度。第 2 點提到的固然可嘗試,行山、慢跑、太極等運動量相對較少的負重訓練也可可以讓肌肉協調度變好,讓骨骼受力平均,達至強化骨骼的效果。

4. 良好平衡力

身體的平衡系統是通過內耳、眼睛、肌肉、關節和大腦之間的通信,通過持續的位置檢測、反饋和調整過程來達至平衡的效果。無重狀態下,身體內的流體沒有地心吸力協助,因而自由流動,導致太空人有「暈車浪」之感。要避免「暈太空船浪」,適量平衡力訓練絕不可少。瑜珈、下肢平衡訓練如單腳站立,以至新興運動健步足球皆有幫助 。

太空旅遊指日可待。

太空旅遊指日可待。|Pinterest 

200 年前,我們無法想像人類可像飛鳥一樣在空中翱翔,從地球的一端飛到另一端; 今天,兩天一夜快閃台灣是家常便飯。2021 年,太空旅行對我們來說遙不可及,誰知道再 200 年後,快閃那星會否成為日常?再說,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可能不用 200 年,20 年後太空科技已漸趨成熟,那時候身體健康的你隨時被選中來一趟太空旅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