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煉成一代中場林嘉緯?

如何煉成一代中場林嘉緯?

如何煉成一代中場林嘉緯?

香港菁英盃除了給予年輕球員發揮的平台,2023-24年度的決賽還增添另一焦點—被廣泛評為香港足球界最後一個「十號仔」的一代中場林嘉緯(下稱:嘉緯),選擇於這場賽事,作為他傳奇的職業足球生涯的終點。傳統「十號仔」,泛指以控球、盤扭、傳球及射門等技術為擔當的技術型中場球員。重用這類型的中場球員的球隊,在現今世代已買少見少。嘉緯的退役,不單純是一位前香港隊主力的離開,也象徵一個時代、一種足球風格的結束。究竟嘉緯有何獨特之處,能成為香港最後一個「十號仔」?他為人所稱道的球技是如何煉成?而什麼樣的時代和機遇,容納技術型中場發揮的平台?

於石硤尾廿二座球場夜以繼日地浸淫,嘉緯亦以「街場出身」來形容自己

於石硤尾廿二座球場夜以繼日地浸淫,嘉緯亦以「街場出身」來形容自己

「街場出身」所打磨的技術

「我的足球起點在這個石硤尾廿二座球場,由六至七歲開始,幾乎每晚八點準時與波友在球場會合,踢到十一點球場關燈才回家。」林嘉緯日以繼夜的街場歲月直至十六歲才完結,共歷約八年之久。嘉緯直言甚至會以「街場出身」形容自己:「街場的浸淫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以前在這狹小的廿二座球場進行七打七,球員間接觸自然多,對手埋身速度快,我的個人技術、面對不同情況應如何應對的判斷力、作不同決定的時機等,都透過街場跟隊鬥波打磨出來。」

時代變遷,小朋友都手執手機,街場十室九空,嘉緯指普遍老一輩的球員基本個人技術,確實比新一代的球員好,指這能力分野說不定與現今街場文化沒落有關:「畢竟正式比賽時教練不可能每一步都教導球員如何處理,反而靠球員自己平日,透過頻密的競賽去領悟。」嘉緯回憶指位置同為「十號仔」中場球員的父親,球技甚至在他之上,他認為自己或多或少遺傳了父親的天份,他不諱言指每人的天份和悟性分野,確實影響吸取實戰經驗從而提升技術的成效。

得到黎新祥教練賞識,年青時期以中場身份參與大量實戰,嘉緯認為是他能力提升的關鍵

得到黎新祥教練賞識,年青時期以中場身份參與大量實戰,嘉緯認為是他能力提升的關鍵

初踏入系統足球即獲垂青

十五歲的嘉緯,在廿二座街場波友的介紹下,球季季中加入西貢青年軍,一直只浸淫於街場的他,正式踏入系統化足球:「畢竟街場屬開放式踢法,沒有戰術意識,主要講個人技術。踏入系統訓練後,開始學習戰術性的意識如拉扯和遮線等,也開始練協調和體能。更重要的是學會對足球的責任心,了解和著緊比賽勝負的重要性。」

嘉緯初加入西貢青年軍時,由於體型特別細小,更會教練揶揄踢球的力度不足,因此擔任後備居多。但一次球隊的高級組面對勁旅流浪時人數不足,嘉緯被教練提升並越級參與該場賽事,輸掉球賽但連中三元,賽後得到流浪總監李輝立賞識邀請加入。嘉緯十七歲得到流浪一紙職業合約,首兩個球季分別被外借到花花和傑志參與甲組聯賽(當時本地頂級聯賽),嘉緯指首兩個球季的表現尚算不俗,第二季亦以年輕球員班底得到一項盃賽亞軍,但主要擔任的位置仍是左翼。

嘉緯指當時的傑志教練甘巴爾,除了信任他擔任中場外,其帶來的西班牙足球知識也讓他的技術昇華

嘉緯指當時的傑志教練甘巴爾,除了信任他擔任中場外,其帶來的西班牙足球知識也讓他的技術昇華

以中場身份參與大量比賽的得著

嘉緯於加入西貢青年軍的球季,已被挑選加入香港隊青年軍,跟隨黎新祥教練學師,嘉緯指黎sir於不同梯隊持續安排他擔任中場,令他的足球路從此改變:「黎sir將我定格為中場後,由於要顧及四周各個方向,因此那段時間進步,比擔任左翼時大很多,中場球員所需的觀察力和視野也由此磨練出來。」當時大部份球會的中場位置都以外籍球員出任,幸而黎sir向李輝立力薦嘉緯的中場能力,嘉緯始從傑志外借完結回歸流浪後,於球會賽事長期擔任正選中場。

嘉緯亦坦言自己有運氣,於十七歲至二十三歲的時期參與大量的比賽,對提升能力有莫大助益:「當時效力的並非頂班球會,因而能長期正選上陣;港青方面,黎sir讓我入選適齡的梯隊外,甚至讓我同時代表年齡比自己大的梯隊,與較大年紀的球員練習和參與國際性賽事,對吸取經驗和進步甚有幫助。」嘉緯指這段時間以中場身份參與大量實戰,對自己能力的提升相當關鍵。

嘉緯助流浪奪得賽馬會菁英盃冠軍,完結其職業生涯

嘉緯助流浪奪得賽馬會菁英盃冠軍,完結其職業生涯

當林嘉緯遇上西班牙化的傑志

2008年,當時二十三歲的嘉緯從流浪轉投當時已是大球會的傑志,第一年傑志生涯卻再度被轉任為左翼。直至2009年,嘉緯才遇上他心中「足球生涯的轉捩點」:前巴塞隆拿青訓教練甘巴爾執掌傑志。嘉緯指甘巴爾於加盟前,已與傑志總監伍健點名指嘉緯為球隊未來中場核心。甘巴爾起用嘉緯擔任傳控足球踢法的中場位置外,也提升了嘉緯無論技術抑或信心去擔任中場大腦的角色:「他的加入為球隊帶來很多西班牙傳控足球的思維,令我的技術層面得到昇華。他也強調擔任中場的我控球後要轉身,也不介意初時的我不斷因轉身而失球,並希望我從錯誤中思考控球轉身的細節和時機。」

嘉緯坦言要一位外籍教練,信任一位華人球員擔任中場大腦的角色實屬難得,亦大讚甘巴爾一視同仁的管理手法:「每星期甘巴爾會與包括我在內的三位隊長開會,分享對球隊表現的看法。他也是一位公平的教練,不會縱容和偏袒他親自引入的西班牙球員。因此當時球隊的氣氛極佳,球員之間也能好好合作發揮傳控足球。」嘉緯坦言指香港球員普遍的體格和速度也非優秀,優點在於頭腦較聰明,指傳控足球其實合適香港球員。

退役後的嘉緯,將專注「宜嘉足球學院」的教練工作

退役後的嘉緯,將專注「宜嘉足球學院」的教練工作

現今世代對中場位置的需求不同

當時巴塞隆拿以傳統足球,橫掃世界各大足球錦標,嘉緯指傑志當時發展傳控足球,正符合當時世界足球大趨勢,因而得到成功,但也坦言足球的潮流不斷轉變,現今不再流行傳控,對中場位置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現今中場不再需要很好的技術,較著重紀律性、跑動、攻守轉換的反應等。」

被問到如果生於這年代,會否順應大環境而改變踢法,嘉緯笑言「可能有這個需要,但我不會」:「我會作細微調整,但不會完全改變自己上腳的踢法去迎合時代,因為我忠於自己。」嘉緯指他不會強逼自己改變,因為他需要的,是享受足球。

嘉緯認為現效力東方的余在言,是未來香港足球相當重要的中場球員:「他的技術層面仍有進步空間,但正正具備現代足球趨勢所需的條件,例如跑動和覆蓋率,而且擁有相當強烈的個性和心態。」嘉緯於十七至二十三歲的時期得到大量實戰機會,他指余在言在剛過去的一季(2023-24球季)終於在東方有持續出場機會後,表現脫胎換骨。「年輕球員的確需要實戰才能更上一層樓,但與此同時,我觀察到現今不少球員有心態問題,抱怨沒有機會,而非如我們舊年代的球員般自發性推動自己,主動爭取機會。」

Text: Leo
Photo: Peyton、Thomas、Stephen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