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oho專欄

  • 曲棍球學甚麼!專注·團隊精神|童路不同道

    06/27/2025 - 11:33 by editor
    運動改變性格
    Hugo在三歲初次接觸曲棍球,當時十一歲的哥哥Michael已是聖公會基福小學的校隊成員,但他卻沒有想過自己會愛上曲棍球,「當時覺得哥哥很厲害,可以一個人扭過全部人。」媽媽Nana憶述,當時Hugo會跟著哥哥去比賽和訓練,覺得他對曲棍球有點好奇,所以心裡認定Hugo也會有興趣涉獵,當Hugo入讀基福小學時,在體育老師郭Sir推薦下,也就順理成章讓Hugo踏上與哥哥一樣的路。
  • 香港也馬 馬榕生 踢跑皆宜高中生︱學界特輯

    現時只有十八歲的馬榕生(下稱:馬仔)於今年5月10日,人生首次於港超聯正選上陣,並以西班牙新星也馬(Lamine Yamal)的招牌動作:禁區頂以左腳擺大位燙射遠柱入網,一度逼和當時正競逐聯賽冠軍的大埔。雖然最終功敗垂成,但也無阻這位香港與加納混血的足壇新星一戰成名。
  • 支持・支援 鄧超萌的教師路︱當體育遇上教育

    運動員生涯畢竟有期限,及早安排計劃和轉型才容易過渡。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作為地區成員之一,積極響應國際奧委會的號召,於2008年正式成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部(HKACED),為運動員提供就業、教育、生活技能及諮詢服務的全方位支援,為他們減輕顧慮,專注提升運動水平。運動訓練和學習進修可以同步進行,運動員退役後有足夠條件發展第二事業。
  • 一切源於基礎 Leavesfit︱FITNESS LEVELING

    葉子安教練(Jacky)期望以運動科學、人體力學及肌動學等為基礎,將健康運動的正確概念及訓練帶給公眾。他年輕時曾經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在運動時受傷,而特別著重傳遞經驗與知識予年輕運動員,「現時運動員最大的問題不是訓練不足夠,而是訓練的方式,還有訓練量。當肌力運用及發力動作不正確,反而會增加受傷風險。」Jacky對力量與體能訓練(Strength & Conditioning)的理念,強調訓練基礎體能及姿勢,認為好的基礎就如護甲,能夠保護身體減低受傷風險。
  • 練習日記—動漫人生(15/6/2025)|Road To MARS

    今日一早10點從香港搭飛機去印尼峇里打亞洲錦標賽!
    我一直對今年哩個比賽都十分期待,因為我人生第一次出戰國際賽事,就係喺峇里!
    記得當時係亞洲青少年錦標賽,我只得14歲,需要出戰少年組(17歲以下)嘅賽事。初出茅廬,入到場館戰戰兢兢,記得見到韓國隊覺得佢哋隻腳好快,日本隊隻手同腳都好快⋯⋯中國隊冇出隊,爽!希望第二日佢哋快啲輸晒,唔使同佢哋打⋯⋯
  • 德信手球兄弟班 由爭入精英賽到爭逐全港冠軍︱學界特輯

    林灝邦(Brian)於2015-16學季,以球員身份助馬鞍山的德信中學奪得沙西區手球冠軍,重返精英賽,八強遇上最終冠軍英華書院而止步。打而優則教,Brian於理大畢業後回母校,擔任其恩師、創立德信手球隊的陳震宇老師的副手,2018-19年球隊首闖精英賽四強,最後以校史最佳成績的亞軍完成。疫情後Brian正式接掌帥印,上屆及今屆分別奪殿軍及季軍,今屆四強戰硬撼連續兩屆冠軍男拔一役,一度領先最終被反勝並僅負兩分,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 感動・感恩 2025香港聯校韓國遊學團|當體育遇上教育

    十一所小學和四間中學,共二百五十多名來自香港的師生一起參與韓國一個以體育為主題的交流,策劃籌備實在不易。經過香港韓國觀光公社、晉峰足球隊和一眾贊助單位協助,以及旅行社的專業策劃下,「2025香港聯校韓國遊學團」終於正式出發。候機的時候,大夥兒少不免有點感動。
  • 謙卑的落山能手Matej Mohorič|車轉公路

    近年斯洛文尼亞車手橫掃車壇,代表人物當然是三屆環法冠軍Tadej Pogačar,還有四屆環西班牙冠軍、東京奧運公路個人計時賽金牌得主Primož Roglič,二人合共拿下41場三大賽分站冠軍。成績僅次於這兩名車隊主將的,非Matej Mohorič莫屬。相比起Pogačar和Rogli兩名競逐三大賽總冠軍熱門人選,Mohorič是一名截然不同的車手,他的落山速度驚人,時常出奇制勝。他在公路賽成績斐然,卻是一名謙卑自牧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