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啟邦:超長山賽挑戰者 當大家說「我好鍾意香港!」時,若非全球旅遊停擺,未必有這麼多人蜂湧去探索香港山野——到底大家對香港的山了解多少?除了香港人,有外籍越野跑手直言為了跑山而移居香港,近年亦有不少喜愛行山遊客特意來香港行山遠足,要一窺香港山野吸引「外人」的魅力,先要由香港首條行山徑「麥理浩徑」說起。這條長達100公里的行山徑東起西貢、貫穿九龍及新界,西至屯門,孕育了不少越野跑高手,亦是很多喜愛遠足人士的起步點。今期就由越野跑手羅啟邦和山藝教練陸永恩一起分享他們和麥徑的故事.......
我要行路去加拿大! 大學畢業的時分,總是夢想萌芽之時,Joshua於2018年就立下決心要完成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下稱PCT)。「其實我一直都熱愛山野,特別喜歡越野跑及登山,每次登山後都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興奮和感動。所以到大學畢業前,就為自己訂下目標,要於畢業後完成一件畢生難忘的事情!」
毅行三十•鄭世傑 試問四人一隊毅行者互相扶持到終點談何容易?而且未經專業訓練的阿傑隊伍的最佳時間為14小時14分!雖然上年因社運影響而取消,今年又因疫情延期最後賽事還是告吹,但阿傑依舊初心不改,決定和友人自行完成賽事,寫下個人參與毅行者三十年的紀錄。
保護山徑:心態重於工法 香港自1976年開始設立郊野公園,至今已有廿四個,佔全港土地面積約四成,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郊遊徑、行山徑,成為香港人最重要的郊野資源,每逢假日遊人如鯽。近年多了越野賽事,亦令踏足郊野的人士以幾何級數上升。
越野虛擬跑 疫情之下,大部分賽事延期或取消,跑手相繼面對失去目標、失去備戰動力的問題,訓練變得無所適從。沒有賽事的情況已持續了逾半年,坊間一些機構開始舉辦虛擬跑活動,避免人群聚集之餘,旨在鼓勵跑手重新投入訓練,並希望以此重新為運動注入動力。
奔跑吧!郵差跑手-鄭偉理 跑壇老手想必都聽過「郵差跑手」鄭偉理的名字,他曾在2001年香港越野錦標賽奪得冠軍、又相繼在2010至2013年渣打半馬、15k等比賽奪得Master冠軍。鄭偉理說自己的跑步生涯絕對不容易,哪怕在第一次贏得比賽後,仍為代表香港出戰這目標奮鬥了七、八年。他笑言自己曾經有三個目標,「贏比賽」、「拿贊助」及「代表香港出賽」,第二個目標在代表香港出戰後,又用多五、六年才逐步實現。
折解基本運動按摩原理 運動按摩是針對運動員所設計的按摩方式,運動按摩師會從運動員肌肉和軟組織入手,主要目的是提升運動表現和預防運動傷害。運動按摩師會跟據不同運動項目的特性,了解肌肉緊繃的原因,從而幫助運動員放鬆相關的肌肉組織、恢復肌肉狀態。
法國老牌 Salomon 如何成為山系潮牌? 這些年,不是人人都熱愛行山,但人人都愛穿行山鞋。Keen 早被玩壞,HOKA one one 亦全面進場,剩下選擇可能就是 Salomon。你說穿 Salomon 的人也不少?也許如此,但相比前兩者,至少現在仍未泛濫。Salomon 這個歷史超過 70 年的法國傳統老牌,近年為何備受年輕人追捧?而且,這個法國老牌又如何變成今天的「中資潮牌」﹖
赤子之心 - 曾福祥 越野跑,愈長距離,愈需要時間浸淫和穩定的心理質素。綜觀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頂尖的長距離越野好手普遍年屆30歲,因為生理和心理質素皆在最理想的階段。然而,登上山頂前的寒風往往最為凌厲,在身體達到頂峰前的一段時間,是最多人因為事業、家庭等四方八面的壓力而放棄的階段。近年冒起的曾福祥(Fer)只有26歲,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的綜合能力指標已達737分,可謂本地越野界中的後起之秀。在登頂的征途,面對凜冽寒風,他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全程投入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