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青訓總監黃鎮宇:培育年青球員之道

東方青訓總監黃鎮宇:培育年青球員之道

東方U18為球會首次奪得超級青年聯賽的冠軍

東方U18為球會首次奪得超級青年聯賽的冠軍

黃鎮宇小檔案

-現任東方足球會青訓總監
-現任東方U18青年軍主教練
-前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員
-亞洲足協A級教練
-體院足球精英訓練計劃出身

東方足球會青訓總監及U18青年軍主教練黃鎮宇(下稱:黃sir),在執掌球會青訓工作的第四季,帶領東方U18力壓連續兩屆奪冠的傑志U18,首次奪得香港超級青年聯賽冠軍。黃sir以嚴厲和嚴謹的執教風格見稱,或許是令東方首次得到這項青年聯賽最高殊榮的原因:「訓練中有絲毫的細節不完美,我也不能接受。我希望將這認真的態度,透過訓練從小灌輸給小朋友。」

東方青訓總監黃鎮宇強調,培訓職業足球員是會方青訓的第一宗旨

東方青訓總監黃鎮宇強調,培訓職業足球員是會方青訓的第一宗旨

以培訓職業足球員為宗旨

黃sir指香港其實過往不乏具潛質的球員,但很多球員最終都未能成材。今屆東方U18兼職業隊球員吳宇曦,今季於港超聯賽事的表現得到傳媒盛讚為明日之星,更入選省港盃港隊名單:「宇曦得到同齡間及家長的讚賞,但我經常提點他要保持謙虛,別以為自己已經成功,因為在職業隊是另一檔次的事,你要在職業賽場真正立足才會被認同。」

東方U18陣中的吳宇曦,已於職業隊有不少上陣機會(Photo by Thomas Tang)

東方U18陣中的吳宇曦,已於職業隊有不少上陣機會
Photo: Thomas Tang

黃sir強調東方的青訓以培訓職業足球員為宗旨,而非得到冠軍。「一些教練以個人履歷為首要考量,只要球員有能力為球隊奪冠,便漠視球員的態度,很多具天份的球員正正被教練縱容而自滿或疏懶,最後無法成材。」黃sir強調東方青訓要出產職業足球員,而球員最終成功與否,可能只取決於一個細節,少至教練講解時要眼望教練等,黃sir都對球員有所要求:「正因為我經歷過年青球員時期,知道如果教練不給予機會,球技多好也沒有用。」

黃sir指成績並非東方青訓的首位,指青訓的定義,就是培訓年青足球員晉升至職業隊:「假如我的球隊得到冠軍,但沒有一個球員最後成為職業,我已是失敗者。」

黃sir指加入東方青訓系統第二季的張國鋒(捧盃者),兩年間進步甚大

黃sir指加入東方青訓系統第二季的張國鋒(捧盃者),兩年間進步甚大

講究紀律及態度實現職業路

東方U18恆常每星期,舉行兩課足球課、一天體能課以及參與一場比賽,黃sir強調除了特殊情況外,他要求球員出席每一場訓練及比賽。黃sir指外界部份人認為,球員參與東方青訓需要付出特別多時間,難以平衡生活其他方面。黃sir坦言出席所有練習的要求絕不苛刻,認為一星期只花四天,而且每天只耗費數小時,時間管理能力高的話,絕對不困難:「當你不是放足球第一位,你有千千萬萬個藉口缺席,但我的理念很清晰,東方青訓歡迎的是足球放第一位、希望投身職業足球的人。」黃sir又以非出身自東方青訓的球員張國鋒作為例子,指兩年前他初加入球隊時不習慣這訓練模式,但全因他非常喜歡踢足球,最終能夠慢慢適應:「去年有球隊邀請他轉會,他亦選擇留效,因為在其他球隊,未必能提供這訓練的氛圍和參與人數。」

黃sir認為認真的態度和紀律,要從小開始灌輸

黃sir認為認真的態度和紀律,要從小開始灌輸

出身自體院、每星期訓練五至六天的他,甚至認為青訓的時數未夠:「足球是團體運動,團結是關鍵要素,凝聚力、歸屬感及球員之間的默契,正正靠球員長期出席訓練、每星期磨合的時間所累積。」看來球隊得到佳績,團隊的建立也是原因之一。黃sir指現時U18的訓練模式與職業隊無疑,例如同樣不能言休,指年青球員能適應他現時的訓練,日後亦更容易過渡成為職業足球員。

除了訓練,黃sir帶領東方青年軍出賽時,即使於場邊指導,其響亮的聲線也傳遍球場每個角落,而且不絕於整場球賽,在嚴謹的氛圍下球員總能集中比賽,黃sir直言集中度是得到好成績的原因之一:「年青球員日間要上課,亦要應付考試以及其他不同的生活問題,出現不集中的情況是不足為奇。我的責任就是要杜絕這情況,因為將來要成為職業足球員,不可能受足球以外的因素影響場內表現。」

黃sir高度重視球員於練習的出席率,認為與團隊性的建立有直接關係

黃sir高度重視球員於練習的出席率,認為與團隊性的建立有直接關係

黃sir指對訓練和比賽態度的執著,也是為達成培訓職業足球員的宗旨,而今屆得到冠軍,只是附帶結果:「冠軍並非最重要,路途太順暢,球員反而錯失從失敗學習、磨鍊心態的機會。」

黃sir指青訓工作吃力而且燒腦,笑言擔任青訓總監的四年連白頭髮都增多,但眼見如馬希偉和吳宇曦等「自家製」青訓球員,經已於職業賽場有亮眼表現,這些滿足感是錢也買不到,成為各支梯隊教練們堅持的動力:「我四年前出任青訓總監的夢想,就是以八年時間打造一支以自家製青訓為核心的東方。」

本地職業足球路不愁謀生

黃sir指U18外,其他梯隊教練包括羅志錕、梁振邦、葉鴻輝和許嘉樂,都是東方的職業足球員、「紅褲子」出身的教練,他認為這是至關重要:「職業隊與青年隊教練有很大差異,職業隊教練講求戰術運用,自身未必需要精於踢足球。但很多職業足球員需要了解的細節,只靠讀書及考教練牌是不能學到的,例如更衣室氣氛建立、職業生涯面對不同情況的心態、以及十多年職業足球打磨出的腳下功夫等。」黃sir亦強調東方正建立職業足球產業鏈,職業球員退役後可擔任球會的青訓教練,青訓教練培育出下一代職業球員,成為一個健康的循環。

2008年出生的年輕小將蕭政,去年已與東方簽訂職業學徒合約

2008年出生的年輕小將蕭政,去年已與東方簽訂職業學徒合約

今屆東方U18陣中,不少球員已被球會提拔成為職業隊球員,以不同程度的參與度投身職業足球,連同青年隊一星期可能有五至六天都需要參與足球訓練及比賽。學徒球員付出不少時間,但會方也為表現出眾的學生球員,提供職業學徒合約或獎學金計劃。黃sir指球會上述的支持,能令家長知道,年青球員於職業足球路的付出,能夠有所收穫:「蕭政早前甚至憑儲下來的獎學金,向父親送贈電話,年僅十六歲便能夠報答家人,這些例子給予球員本人及其他有志者很大的鼓舞。」

一心培育職業足球員,但黃sir指外界依然有部份人,經常渲染踢職業足球難以謀生的說法,他認為這是以偏概全:「每個行業都有高有低,外界部份人只不過放大了生活較困難的職業球員的例子。以我為例,我今時今日能養妻活兒,生活無憂,主要都是足球給我的成果,而與我相若的球員例子比比皆是。」他指保持良好的職業態度,同時裝備好自己如考取教練資格,當運動員兼任教練,根本不愁糊口:「市面上對足球教練的需求依然很高,很多學校及青年機構也聘請教練。就算現今香港體育界中依然充斥不少全職教練,正正反映運動教練仍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