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的傷患|十二門圖

九個月的傷患|十二門圖

九個月的傷患|十二門圖

傷患絕對是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不單肉體上的傷痛,心理上的障礙更加難以跨越。各種心理上的挑戰可能包括挫折感和沮喪情緒、焦慮和焦躁、失去對自身的控制感,以及孤立感和對未來的擔憂。

在參與杭州亞運會賽後一星期,我右邊膝蓋嚴重磨蝕並引發炎症、流失滑囊液,連走路都會受影響,只能吃止痛藥完成賽季的最後四場比賽。唯一幸運的是已完成了亞運賽事,但眼見隊友一直在比賽中得獎、突破,相反自己則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權,連正常訓練和站上起跑線的能力也沒有,由一星期游泳、單車、跑步、健身訓練25小時以上,到只能做游泳訓練;再看看自己的排名、積分一直下降,負面情緒一擁而上。當時的挫折感和沮喪情緒對我雙重打擊,自信也被擊垮,像是被判了無期徒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康復,無助和挫敗感隨時纏繞。接下來是焦慮和焦躁的情緒,擔心自己無法如期康復、無法回到巔峰狀態、失去競爭力乃至前景,擔心這就是我運動員生涯的終點。

復康的關鍵:耐性

面對外界的質疑,令我更加急切去證明自己,但是儘管有更多的不甘,也要有耐性。我明白到接受現狀及復康需要時間,不要對自己過於苛刻,認真配合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主動完成治療和練習。即使進度緩慢,持續的努力終將見效,亦千萬不要因一時的好轉而過份加強訓練,令傷勢惡化。

幫助運動員度過這段艱難時期,醫療團隊、隊友和家人的支持是不可或缺,適當的心理輔導和情緒管理,讓我們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重拾自信。物理治療師為我進行復康療程,包括針灸、電療、衝擊波、超聲波治療。除此之外,在我的心理層面上給予莫大的鼓勵、肯定,甚至比任何人更相信我能重上比賽場,也成了我這段低潮的支柱。

九個月後,我終於逐步恢復正常練習,但亦都會繼續受質疑,甚至因教練一句”His results will be terrible”而需要重新制定比賽計劃。幾經辛苦把自己從傷患救出來,失去目標的我瞬間跌入谷底。或許運動員的路上一直都會受到質疑,但我相信只要自己還未到放棄的一天,那裏絕對不是我的終點。

Text︰黃子圖
Photo:作者提供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