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渣馬2025 兩年後我再次踏上起跑線|十二門圖

回歸渣馬2025 兩年後我再次踏上起跑線|十二門圖

回歸渣馬2025 兩年後我再次踏上起跑線|十二門圖

渣打馬拉松賽事對於三項鐵人運動員來說算是季前熱身賽,測試自己現有跑步水平為應付接踵而來的三項鐵人賽事。我由2011年起參加渣打馬拉松十公里賽事,直至上年因傷患而退賽,未能夠衛冕第三次十公里冠軍留下一大遺憾。

今年目標當然是重奪十公里冠軍。十二月off-season後,在避免受傷的前提下,我增加每星期跑步訓練的里數及強度,直到比賽前一星期開始調整狀態。

賽前準備

比賽前預料天氣會非常寒冷,需要準備更多保暖物資如暖包、手套、運動手袖、保暖底衫,當然不少得黑色垃圾膠袋。起跑前有一段頗長的等候時間,而東區走廊上會遇上大風,我會剪開垃圾膠袋當外套保暖,亦方便之後處置。不過當日天氣沒有想像中惡劣,乾爽而且氣溫非常適合跑步。

今年我第一次沒有精英起跑區,所以要提早上線排隊為爭取更好的位置出發。上到東區走廊後,已經很多人在排隊,我排在靠後的位置,甚至未能夠看到起點,唯有向參賽者們拜託讓我排上前線,非常感激當時讓給我的參賽者,令我能夠在起跑線後第三行出發。我相信在其他國家同樣情況下未必有同樣對待。排到前線遇見各位精英跑手,大家亦都親切地問候;整頓心情後,才發現我真的很久沒有回到這個地方,一個集合香港精英跑手的高水平比賽。緊張以外,更多的是興奮。

終於!我重新踏上起跑線。
3!2!1!

各路跑手蜂擁而出,兩位內地選手領頭不到一分鐘,領先集團只剩下六個人,當時配速每公里3分鐘。我心中念頭是:果然想衛冕冠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同時我亦非常興奮,這是我受傷九個月後第一場認真準備的跑步比賽,終於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跑!盡情向前邁步、解放自己的感覺讓我忘記當時高配速下的痛苦。9分正去到3公里,我與其他三位香港運動員感到吃力,被兩位內地跑手逐漸拉開距離,當下我知道自己的跑步水平,並未能保持這個配速十公里,而且回程需要上斜路,所以我選擇保留體力,減慢速度至大概每公里3:05配速。直到回程階段,幾位香港運動員輪流領頭,在最後兩公里,我在上斜路段加速,嘗試突圍及追趕前面兩位選手,可惜到最後仍然與頭兩名相差30秒距離。原本第二名的選手在賽後被淘汰,最後我以十公里30:43達到個人最佳時間,全場第二名、本地第一名的成績完成。

雖然今次未能衛冕全場冠軍,但在比賽中達到個人最佳成績,發掘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可以盡全力跑步,這比任何事都值得慶祝。

回歸渣馬2025 兩年後我再次踏上起跑線|十二門圖
回歸渣馬2025 兩年後我再次踏上起跑線|十二門圖

Text:黃子圖
Photo:作者提供、Lucien Chan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3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