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學游水不應求快 潛在危險家長要知

BB學游水不應求快 潛在危險家長要知

游水季節又到,加上泳池已重開,不少人已重新投入水上活動的懷抱。除了大人們蠢蠢欲動,相信不少家長也希望小朋友盡早習泳,實行嬰幼兒也游在起跑線!我們都相信愈早開始習泳,學習成效就愈好,但如何學習,學習內容是什麼,則有很大討論空間,以往,不少兒童幾歲就被掉進泳池,憑自己扒扒撥撥學懂游水, 也有找親人幫忙教育,為著入讀名幼稚園、小學、中學,更有家長把剛懂得走路的幼兒帶到教練那裡,大家的目標都圍繞著四式練習,在水中前進,但把焦點放到小朋友身上,這些期許又是否恰如其份?

BB游水速成班?

嬰幼兒習泳簡單來說是透過遊戲,協助嬰幼兒學習基本的水中活動技巧。雖然BB學游水的現象近年才比較普及,但嬰幼兒習泳由60年代後期於美國開始推廣,於80年代已引入香港,2002年已開始正式建立嬰幼兒習泳教師架構。

有從事多年嬰幼兒教學的游泳教練指出,嬰幼兒習泳或許與很多家長的期望有一段距離。很多家長帶BB學游水,不管孩子幾多歲,就問教練BB學完十堂能否游到對岸,是否能夠學懂四式。除了教學生,教練其中一大責任,就是改變家長的看法,讓他們了解親子泳班是什麼。對0-4歲的嬰幼兒來說,最重要的是肌肉及感覺的訓練,上完十堂課就能學到四式並非嬰幼兒的肌肉及感知發展能夠做到的事,但能為將來的學習做好準備。香港地,什麼也求快求速食,但BB學游水這回事,快不來的。

BB游水學什麼?

0-4歲的嬰幼兒習泳可再細分為0-2歲及2-4歲,0-2歲主要訓練嬰兒的肌肉、本體覺及前沿覺,務求他們學懂閉氣、在水中應有的反應、減少他們對水的恐懼,以及習慣水中活動;到2-4歲的幼兒,則以基本仰浮,甚至可以腳撐幾下返回池邊以自救為目標。一般來說,建議嬰兒至少五個月才可開始學游水。

嬰兒游泳頸圈有潛在風險

嬰兒游泳頸圈有潛在風險,家長應格外小心。

潛在危險你要知

BB學游水近年已開始普及,帶小朋友習泳前,家長必須份外留意潛在危機。未夠一歲的嬰兒由於四肢肌肉未能完全協調,加上在水中遇到意外未懂呼救,故家長時刻把嬰兒留在在視線範圍內,以及尋求專業教練教導。

另外,現時不少playgroup推行水中playgroup和Baby Spa,嬰兒戴著游泳頸圈在水中浮實在非常可愛,很多人也視之為游泳學習,但專業教練並不鼓勵這種水上活動,而嬰兒游泳頸圈更加有潛在風險:

  1. 頸圈浮水並無游泳特質,例如閉氣、呼吸控制、潛水、在水中平浮或仰浮等,頂多只能算是水療,對學習游泳沒有幫助。
  2. 頸圈浮水式垂直姿勢背離游泳傳統意義,只能做到利用水阻、水壓鍛煉肌肉。
  3. 嬰幼兒頸椎未完全發育成熟,遇到好動活躍的嬰幼兒,雙腳在水中不停蹦撐,有可能傷及稚嫩的頸椎,做成嚴重傷害。
  4. 頸圈是塑料的,有臨床個案是嬰幼兒對頸圈的物料過敏,頸圈摩擦過度導致皮膚炎。
  5. 頸圈容易壓迫到氣管引致窒息。頸上有頸動脈竇,是人體壓力感受器,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個別人頸動脈竇特別敏感,稱之為頸動脈竇高敏症,只要給予較輕的壓迫就會暈厥,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搶救,病人有可能因心臟驟停造成死亡。

如家長欲讓孩子於嬰幼兒時期接觸游泳,記得尋求專業的嬰幼兒游泳教練教授,並切忌操之過急,把期望回到基本,從事事要求速成的步伐中,回歸到小腳板的成長節奏。家長實在地經歷小孩的成長,比早一步學懂如何游出四式,更令嬰幼兒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