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洲公路單車錦標賽】港隊百花齊放 奪三金四銀六銅佳績 2025年亞洲公路單車錦標賽於2月7日假泰國彭世洛府舉行一連十天賽事,港隊今屆派出超過三十位車手出戰,除精英組外,元老組及青年組亦貢獻多面獎牌,港隊共奪得三金四銀六銅佳績,令人鼓舞。 於首日的混合團體計時賽,港隊派出杭州亞運公路單車金牌得主楊倩玉,此為她休養超過一年後復出的首戰,另外有李思穎、梁穎儀、劉允祐、伍柏亨、繆正賢,三男三女出戰合共42.8公里的繞圈計時賽。賽事共有十支隊伍角逐獎項,港隊以51分28秒239連續第二屆奪銅,排第二的日本為51分23秒932,哈薩克以51分9秒93奪冠。
意外頻生 賽道安全嘆慢板|車轉公路 剛過去的公路世錦賽,18歲的Muriel Furrer在青年組公路賽發生意外,傷重不治;今年7月初,André Drege在環奧地利第4站亦在比賽中意外身亡;去年6月,Gino Mäder在環瑞士第5站意外喪生。無獨有偶,三場致命意外都在落坡路段發生。一年半內三名車手魂斷賽場,然而比賽安全問題仍沒太大改進。
你想成為怎樣的車手|車轉公路 在科學園搖車爆發加速,或在沙田坳道和飛鵝山穩步爬坡的時候,你曾否想像自己成為職業車手,在比賽中和對手較勁?你認為自己能擔當哪類型車手呢? 職業車隊裏有着不同類型的車手,有在多日賽爭逐總排名 (General Classification) 的主將,或稱GC車手,以及具備不同強項的專職車手,例如衝刺車手、爬坡車手、陡坡衝刺手、計時賽專家、耐力車手等,在不同的比賽領域發揮所長。 今期我們來了解各類車手有甚麼特點,要具備甚麼特質才能做到。
後起之秀 — 羅靖喬 羅靖喬︰「若有留意三項鐵人和單車比賽的話,都不難找到我的身影,因為我喜歡挑戰各類型比賽,只是最後情歸單車這項目。我曾參加BMX、山路及練習公路單車,發現最吸引我的是山路單車,既考驗我的隨機應變能力,又可感受大自然的威力,不過較為危險。公路單車安全得很,但亦相對地悶,而且比賽完本上都精疲力盡。疫情之下,有時我也會疏於練習,特別是在跑步方面,但父親經常提點我應多加練習體能,才能提升我整體運動水平。」
兄弟革命 林子軒&林子樑 花式單車招數變化萬千,不少選手認為其最難在於平衡,林子軒兄弟亦認同這個觀點。他們由單人花式單車轉到雙人後,一直都是拍擋,陪伴對方走過各個場地。兩兄弟負責不同崗位,卻又離不開對方,要完美配合才能完成只屬於他們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