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開始的地方︱十二門圖

一切開始的地方︱十二門圖

一切開始的地方︱十二門圖

5月25日我又回到那熟悉的地方——屯門黃金海岸,參與本年度第一場水陸兩項鐵人賽。

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已經在這個地方進行冬泳比賽,只記得當時下水凍得要命,幾年後我才正式參加水陸兩項鐵人系列賽。根據當時的年紀,只需進行一次游泳及一次跑步的水陸比賽,而現在的水陸比賽則需要兩次游泳及兩次跑步。回顧,原來我已經從最小年紀的組別轉變成精英組別,當時亦沒有想過自己走得這麼遠,從興趣轉變成全職運動員。不過,我對當時的比賽過程完全沒有一絲印象,成績、對手、天氣全也忘記了。只記得當時,內向的我很不情願地被我爸爸推去跟一位港隊運動員合照,當時的我完全不知道他是誰,亦都不了解他,只看到他身穿三項鐵人港隊制服,那個場景、照片一直存在我腦海中。他就是曾經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奪得三項鐵人個人賽銀牌、入選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香港三項鐵人代表李致和。

「你有沒有運動偶像?」,很多人也問過我這條問題。

「沒有」,我的統一回答。

相比起偶像,我更喜歡稱之為目標。而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和爺。偶像,這個詞語帶給人的感覺是崇拜、遙不可及;目標,是可以達成的一個具體方向。對我來說,運動不僅僅是追隨某個人的成就,更是設定自己的挑戰和追求自我突破的過程。把偶像當成目標,最重要的是心態,相信自己能夠有一天達到他們的水平,讓這些遙不可及的偶像成為你能夠超越的目標。而我經過不斷努力過後,終於從地區發展隊晉升為港隊運動員,在他退役之前認識到他,及後在不同的香港比賽中他給予我支持及鼓勵,即使現在他仍然是我努力的目標。

所以,沒有偶像的我,卻擁有無數的目標。每一個目標都是我前進的動力,讓我在運動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切開始的地方︱十二門圖2
一切開始的地方︱十二門圖3

Text:黃子圖
Photo:作者提供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7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