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舉重訓練 增加運動員的表現

利用舉重訓練 增加運動員的表現

利用舉重訓練 增加運動員的表現

近年來,很多運動員都會在訓練外進出健身室,花時間增加肌肉質量,改善運動表現。很多時候都會見到很多人會將很重的槓鈴放在肩膀上,感覺十分辛苦;而健身房的另一邊,又會見到很多人快速的將槓鈴拉上肩膀上,似乎十分危險。害怕受傷的你,便會安靜的回到伸展區伸展。

每一位運動員都有獨特的訓練經歷,訓練計劃可以不同,但訓練目標都是一樣,就是要提升運動表現。舉重運動(Weightlifting)是一種需要長時間訓練,以及很高技巧成份的運動,所以學習舉重動作,其實是對一般運動員是十分困難的。然而,為什麼有那麼多運動員一直採用。今天就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舉重訓練:

上膊(Clean)以及抓舉(Snatch)

舉重(Weightlifting)是一種奧運運動項目,運動員的目標就是在三次嘗試中達到比賽中最重的重量。每一位運動員為了達到最佳的表現,都會用不同的戰略來增加動作的完整度。例如在動作上配合,減少力氣的使用。由於他們都是經過多年的訓練,普通運動員模仿舉重動作反而會增加受傷風險。所以在進行舉重訓練前,可以先詢問專業教練意見。以下圖片可以見到舉重運動員的動作。

舉重訓練及訓練轉移

在動作特殊性上,舉重動作能透過訓練,達至下肢三關節伸展的動作,亦即是髖、膝及踝關節同時間伸展。而在不同運動動作中,我們經常都會達到三關節伸展的情況,例如是跑步、跳躍等動作。當訓練動作愈接近實際動作時,訓練便更容易轉移。另外,舉重動作能達到高速度、高負荷的訓練,使運動員能同時間提升肌力及爆發力。反之,傳統肌力訓練如背蹲或硬拉,雖然可以負荷更大的重量,但速度會較慢;增強式訓練如箱跳,雖然可以提高動作速度,但負荷較少。所以運動員以舉重訓練是有很多優點的。

動作示範

舉動動作主要分為上膊(Clean)以及抓舉(Snatch),雖然兩個的結束動作不同,但動作當中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動作分為第一次高拉、過渡期、第二次高拉、以及接槓。以下可以對比一下兩個動作的分別。

 

第一次高拉

抓舉

第一次高拉

挺舉

挺舉

抓舉

抓舉

過渡期

挺舉

過渡期 挺舉

第二次高拉

抓舉

第二次高拉 抓舉

挺舉

挺舉

抓舉

抓舉

第二次高拉

挺舉

第二次高拉 挺舉

是不是只有抓舉及上膊?

抓舉(Snatch)及上膊(Clean)的技術性更高,比較適合訓練年期較久的運動員使用。動作除了需要運動員的身體協調、同時亦需要運動員有足夠關節柔韌度來進行動作,例如髖關節、肩關節及腕關節柔韌性等等。如果運動員沒有這些能力,可能在不同動作階段中有阻礙,有些運動員可能因為身體構造、傷患問題,使他們不能完成完整的舉重動作。這時侯,運動員可以使用舉重衍生動作來持續得到舉重動作的效益。

利用舉重訓練 增加運動員的表現

舉重衍生動作(Weightlifting Dervatives)是指局部的舉重動作,例如只進行高拉階段的動作。這些動作雖然不會達到完整的舉重動作,不過都可以達到下肢三關節伸展,轉移到運動表現上。同時間,有些舉重衍生動作能夠負擔更大的重量,所以在力量轉化上甚至比完整舉重動作更好。以下是我平常較常用的舉重衍生動作。

膝上上膊式窄拉

膝上上膊式窄拉
膝上上膊式窄拉

膝上上膊式高拉

膝上上膊式高拉
膝上上膊式高拉

跳聳肩

跳聳肩
跳聳肩

我的建議

平常訓練時,我都會因應運動員的能力加入舉重衍生動作,運動員都會走來問我:「這個訓練好像跟我實際運動時不一樣,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些?」。我不得不說舉重動作與運動動作真的不相似,很多時候都會放在基本肌力訓練練習中,然而這個練習讓運動員的得益絕對會比想像中多。

 

Text:袁晞彥
Photo:Lucien Chan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