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努力, 但不費力》地再收集跑衣

我們會《努力, 但不費力》地再收集跑衣

自疫情影響之下,我們不務正業,已三年多沒有正式收集和轉贈跑衣了,實在慚愧。經過這幾年時間,實體比賽寥寥可數,跑衣團積的問題好像也紓緩了不少,大家可以合理地使用及消耗跑衣,實在是疫情下一個不錯的副作用。四月舉行的倫敦馬拉松,大會也可以讓參加者選擇Trees Not Tees,即是選擇種一棵樹取代一件不會穿的跑衣,對於避免跑衣浪費的意識好像進步了一點。

雖然現在好像朝向樂觀的方向,但是問題依然存在。所以我們都會重新開始收集和轉贈,希望有更多跑手關注跑衣浪費的問題,同時提倡惜物和助人的理念,一同為社會出一點力。回顧多年運作這個自發活動,在沒有任何資源下,實在不容易,全靠大家幫忙,也要思考如何走下去。近日看到一本名為《努力,但不費力》的書,作者Greg McKeown提到「想成功不必耗盡全力,而是要懂得不費力」。我覺得書中的內容也提醒自己如何有效營運這計畫。

作者提出三個工作階段狀態,大家一步一步進行,讓最重要的工作變成最簡單的工作。

不費力的狀態

我們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白白浪費了精神和時間,其實好多重要的事情也不一定困難。例如珍惜資源和減少浪費很重要,而又一點都不困難。拒絕不重要的事,使我們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情緒沒有負擔,精神飽滿充沛,此時的我們反應會更靈敏,更能專注在當下最重要的事物上。

不費力的行動

就是花費比較少的力氣,卻能完成更多的事情。作者提供兩個方法,方法一就是縮短行動和滿足感的時間差。例如約時間收集跑衣是辛苦的事,我就在每次收集跑衣後,吃個好的早餐才返工,把付出和獎勵聯繫在一起,把事情變得更有趣,自然願意去行動。方法二就是設上限,例如分享跑衣的人數多的時候,我就限制每星期服務約三人,避免工作量過於繁重,有機會減低效率。

不費力的成果

讓重要的事情可以自動執行,不用耗費額外的腦力。例如把收集和轉贈的基本步驟自動化,早已定好日期時間地點(平日/返工前/特定地鐵站),不用每次續個討論。

香港人生活繁忙,身心俱疲,無論是我或者是分享跑衣的朋友們,其實都是額外花時間來成就這個共同理念,所以大家更加要化繁為簡,避免無謂消耗,既要努力,也要輕省地做更多的事。

Text:黃健裕(「跑Tee共享」發起人)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