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能【論。球。道】

李德能 
論。球。道

2102

李德能:

香港足球評述員,亦曾是香港賽馬會媒介傳訊經理、香港康體發展局體育資訊經理。曾擔任2019年至2021年香港足球總會裁判委員會成員。

現時,李德能擔任香港賽馬會公司品牌高級經理(體育及社區項目),偶爾為東網評述香港超級聯賽,也為《足球周刊》撰文。當中著作《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就仔細地提出香港足球的問題。

港足相隔半世紀再闖亞洲盃外圍賽決賽周,而且港隊打出激情不再龜縮後防,嘗試高壓又大膽用波,好像一片歌舞昇平。但實情是香港足球仍千瘡百孔,港青不同歲數組別出外全數落敗。人才流失,港足人口基數多但菁英卻少,當中問題繁多,筆者特意邀請李德能把問題娓娓道來。

論大環境 – 土地問題

It's not good value for money.
 
「自從新兩個五年計劃,政府每年撥約五千萬,這八年總共差不多四億,以前香港足球可以話無資源,但這幾年不同了,成績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只可話一句It's not good value for money。」德能形容現在足球發展欠缺整體策略,無一個大圖畫,只是東拼西湊濫竽充數地完成任務。「係時候把香港足球攤開,好似病人置在手術床上,邀請各路專家一齊解決這個奇難雜症。」眾多問題當中,香港山多平地少,土地問題永遠是最大的難題。「足球場是奢侈,要有一大片土地,仲要真草場愈少用愈好。」將軍澳足球基地剛落成時,建議其真草場一星期使用約七至八小時,現在使用率已遠遠超過。德能建議改建配水庫上的空地是項雙贏方案,就如今天的跑馬地。

跑馬地蓄洪池總容量為六萬立方米,相等於約廿四個標準游泳池,德能建議改建作球場。(Photo: 渠務署)
 

「其實旺角場(草地)已經維持得好好,一年平均超過五十場比賽,仍能繼續使用。」香港足球場供不應求是不爭事實,一個仿草場可以使用十年,但香港奇高的使用率,引致兩年左右就已需要更換仿草。「整個制度需要更靈活處理,不同歲數對場地大小要求是不同,如小學訓練基本用不著整個球場,那麼一個時節就能讓更多球隊分配使用。」又例如場地租用時限九十分鐘一節是否合理,因為即使比賽法定時間是九十分鐘,但一場比賽通常不可能九十分鐘便完結,變相很多正式比賽要預訂三小時(兩節),但前後多出的時段卻用不著。最近政府推出新的訂場「辣招」,但炒場問題主要都是供不應求,始終治標不治本。

論管理 - 內行管外行?

「九龍灣仿草場早幾年前是真草,近年重鋪變為仿真草,但個設計嚇死人。球場邊界約一米左右已經是膠地。球員在場中訓練或比賽,高速在邊界走動是需要緩衝,不是一下子就能刹停。」這就可見設計者不懂足球,當年夏志明在這裏受訓便多次受傷。又如旺角場的設計,「球場裏兩種人最重要,踢果個和睇果個。球場保養得宜為的是球員,其次就是觀眾。但旺角大球場卻將本應是欣賞球賽最好的地段變為三米闊的行人通道!」

場地設計反映外行管內行的現象,反而很多人都錯誤歸咎康文署職員—他們不准運動人士提早進入球場熱身其實是專業表現,「球場職員要知怎樣保養場地,但卻未必要具備運動知識。最需要斟酌是創造這個不合理System的權力者,他們才是最需要受教育的一群。」

評述員、作家、品牌經理甚至觀眾,每個角色下德能都想盡力搞好香港足球。

論青訓 - 體學相長

五人足球近年在香港興起,坊間有兩種不同聲音,一邊認為這有助提供足球人口,但亦有人認為這會「踢壞腳」,染上些不必要動作而影響十一人足球。「這些諗法太凝重,香港氣候下能夠有更多踢球機會,就絕對是好事,又何需分什麼十一人五人?香港地最需要就是踢波機會。」德能指應讓小朋友自己選擇,日後想行五人方向就去,最緊要是更多機會接觸足球。他認為五人與十一人不是一種必然層遞關係,順其自然就好,而且香港十一人場不多,發展五人當然都有好處。
 
時代變遷,父母心態都不停改變,三、四十年前當時一家七口甚至八口,父母忙於生計又多小朋友,多數讓小朋友自然發展。「以前和仔(李健和)、山度士果輩有波就踢,日日在球場留連忘返。當時香港足球是強國,日本仔都唔驚。」但近年學業行先,父母雖然仍讓小朋友踢波,一星期卻最多兩日。「現今父母管接管送,送到小朋友到球場,但一星期只會兩課;當他們不經意踢得好一點,入到球會甚至港青,每星期訓練增至四五課,家長就會耍手擰頭,因為踢波對他們來說只是課後活動。」這樣的思維又如何會有好質素的球員。

要改變家長思維,便須令他們確信足球有前景,因此近年已有人提倡體學相長,但香港仍未盛行。「可借鑑城市大學開創獸醫一科,以吸引更多專才。事實是近年不同院校都嘗試開創新科目吸引人才,那麼何不開創一個足球學科?」德能指出很多院校已有基本條件,不論城大教大中大等都有自家球場,而且也有宿舍,欠的就只是教練團,這對院校的初期開資不算太大。「假如這班足球學生可以報如甲乙丙組比賽,便可每星期都有比賽為香港提供更多人才。」
 
「近年打開地圖望下附近東南亞國家,有邊一個國家我們未輸過?」U20亞洲盃外圍賽出局,U17亞洲盃全數落敗,大敗伊朗,甚至不敵吉爾吉斯斯坦和老撾,青訓警號早已響在耳邊。鳳凰計劃一早完結,數年前的《力爭上游萬眾一心》也未見成效,《展望2025年策略計劃》又會是如何?
 
「制定五年計劃當然是好,但計劃應該隨著時間而改變。運動科學與足球趨勢不停日新月異,應該每年都重新review,不要一直follow rules,要不停觀察不停更新,所以今次《展望2025年策略計劃》到一半會重新審視。」德能直言,足球圏整個生態有太多碎片要處理,不是單一改善幾點就可以,而是要環環相扣地針對不同問題來改善。

德能大力推動本地足球,曾邀請曼聯青年軍來港對賽,圖為賽後德能與香港教練團合照。

論港青 - 大敗的警號

港青近期大敗有人歸咎疫情,「疫情當然有影響但這是全球性。先不論技術,身體對抗性、體能、速度等這些可以自己練的,全都落後於人。」香港球場是較遲開,但他不諱言主要是心態影響,「光陰一去就不返,但每日都是新開始,無得追回但可以向前看。」德能指出新一代對訓練没有那種飢渴感,「上一代人的配套更差但卻有成績,新一代訓練率不足,訓練時不夠認真,都是見怪不怪。」一隊人有一隊人訓練方法,個人都有個人的訓練方法,David Beckham舉世聞名是他每日訓練後會自行加操,每日射門二百球,這才有他百步穿楊的射球。
 
「最近職業賽出現好多大比數賽果,10:0、7:0,當中U23和深水埗是明顯較弱的球隊,這又是否反映了過去數年的青訓問題?」眾所周知U23和深水埗配套較差(訓練場地偏遠、球員薪俸微薄)但這更反映參與當中的球員熱誠,他們肯付出心機與時間來踢,為的是一圓職業夢。「我們不應怪責球員與教練,相反應思考點樣幫助這兩隊波。」
 
聚焦青訓是德能一直提出的解決方案,「十八區每區都有好多人參加,但足球人口多又是否等於成功?」理論上足球人口愈多,自然愈多機會出產好球員,但香港卻無這樣多的資源作分配給全部區域。「很多球員分別因學業前景、移民甚至父母不支持而流失,這樣那些資源就全都浪費。」德能指出與其擴闊人口不如更為聚焦,「把一些系統性的訓練回放給社區,令資源更集中在精英化上,讓真是想踢波的能獲得更多系統化訓練的機會。」

論教練 - 待遇需改善

「每年C牌或D牌教練班年年開班,誕生出不少合資格教練,但真正從事教練工作的卻少之又少。」如暑期班上課時間是平日早上八點半至十點半,本身有正職的教練在這段時間又如何能教波?「香港教練好多但available卻很少,好多教練視教波為一種興趣或副業。」問題是教練的待遇實在太差,德能笑說打份政府工,人工穩定甚至有宿舍提供,這都是教練界裡欠缺的。

「香港教練不知幾熱血,為了做教練這份工作,打完東家又打西家,敎學校教球會來填滿自己時間表。」但這樣匆匆忙忙地為口奔馳,試問又如何會有好的教學質素。「冰島近年足球大躍進,教練質素是當中最大關鍵,就算教青苗冰島都會有B牌級教練作指導。」但事實是冰島在保留人才上花了很大功夫,冰島没有義工教練,不論教練工作性質如何都會準時出糧。(相反香港足總是有義務教練,而且對兼職教練永遠是遲出糧,以前是一年出一次,近年為三個月出一次。)這也是為何香港未有更多優質的教練,生活不穩定和就業前景都是令人才止步的原因。

邀請曼聯導師John Peacock來港教導香港教練。

論職業化 - 提升品牌

職業球隊的存續除了資金,更重要是要有吸引球迷的品牌,「票房共享計劃是個好開始,事實是門票收入一向都不算多,但最重要不是利益而是當中的信息。」十支港超聯攜手合作共度難關,想一齊搞好球圏。「好多大球類運動如排球、籃球及足球,觀眾所追求的不是成績而是參與感。港足入了亞洲盃決賽周,大家開心到不得了,說的就是嗰份支持及參與。」

不是有資金才能把品牌變好,相反是品牌好了才能吸引贊助商。「現在無人會投資在廣告板上,如Rugby 7最吸引的不是冠名贊助又或哪個位置的廣告牌,相反是現場的包廂。」因為透過這個包廂才有藉口邀請外商到港,以觀看比賽為名,傾生意為實,這才是今時今日的商機。香港足球要再進一步不是靜靜的等待機會,而是要靈活多變地「省靚」自己招牌,以吸引更多贊助商,不停找出雙贏之道。

菁英盃也是另一個值得「省靚」的招牌,「菁英盃就是個最好舞台,一季港超聯有接近一百一十場波,菁英盃佔接近四十場,為球季的三份一。球會如何培訓並善用年青球員(註1),往往就是菁英盃的分野。」奈何很多年青球員都只是短期合約,又甚至簽約一年之後就被投閒置散。香港青訓系統到U18就完結,年青球員想繼續發展足球,球會需要承擔很大責任。

「球會不重視菁英盃,更令入場人數減少,這對年青球員都不好。因為觀眾的打氣聲往往就是年青球員們的源動力。」而且很多球會都無長遠計劃,「莫要說年青球員,甚至當打的都只是短期合約,一隊球員的未來都不明朗,更何況年青球員的梯隊。」在香港踢波今年不知明年事,無長遠計劃往往都是流失球員的主因。

註1:2019年起,參賽隊伍於每場賽事任何時間,必須派出不少於三名U22本地青年球員出賽。

論女足發展

女足在香港好像發展多年,但事實是十年前才正式建立。「早在廿多年前香港已舉辦過大型國際女足比賽,但不等於女足有持續發展。當年她們的聯賽只有六隊,但一個球季打了兩年,因為訂不到球場。」終於在2012年女足正式被納入香港足總架構,才有穩定場地、資金和香港代表隊。

「近年台灣女足發展得好快,因為她們發展了半職業化;事實是東南亞各國的女足都發展得快。香港要發展得好,一定要改善球員待遇。」今季傑志女足的半職業絕對是個好開始,「其次是國際賽機會,強隊來來去去都是兩三隊,要進步一定要出外對賽,甚至可以組成一個亞洲地區國家聯賽。」如找新加坡、菲律賓等組成聯賽,利用國際賽檔期踢主客場,一來增加比賽經驗,又可大大提升曝光率。

最後的寄語

「撫心自問,現在每年政府都有贊助足總,以往總歸咎資源不足,若然現在再把資金擴大一倍,我們的足球就能回復昔日的光輝嗎?恐怕不會吧,那麼就是個系統出現問題。」就正如德能一開頭說,這裏有太多碎片要重組,不是增加資源,擴闊足球人口就可以解決,相反要對症下藥,一步一步地聚焦,才能拯救香港足球。

Text: Kit
Photo: Olddog, 受訪者提供 
Design: 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2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