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

  • 李德能【論。球。道】

    港足相隔半世紀再闖亞洲盃外圍賽決賽周,而且港隊打出激情不再龜縮後防,嘗試高壓又大膽用波,好像一片歌舞昇平。但實情是香港足球仍千瘡百孔,港青不同歲數組別出外全數落敗。人才流失,港足人口基數多但菁英卻少,當中問題繁多,筆者特意邀請李德能把問題娓娓道來。
  • 心足・意足 |當體育遇上教育

    作為擁南躉,看著山度士成長、成名,退役後當上教練,開辦足球學校,仍以足球作為終身事業。近年在社區跟山Sir有接觸,欣賞他心繫足球,志得意滿,甚至進軍社福界,不由得衷心佩服,替他高興。
  • 香港足球點樣撐 - 伍怡欣Jessica

    我們常說支持香港足球,說的卻不止是香港隊,畢竟香港隊的賽事每年不過幾場;累積人氣並需要持續經營的是各大球隊——除了甲、乙、丙組及女子聯賽,相信更為人熟悉的會是港超聯賽球隊。從球隊角度又是怎樣在香港球壇堅持下去?
  • 香港足球邊個撐 - 港足吶喊

    許賢認為要嘗試透過造星或者令其商業化將港足推廣給大眾,而同為網媒之一的「港足吶喊」,則希望透過相片及文字報道球賽,將港足令他們為之動容的情感,傳達給每一名讀者。由球迷成為網媒,由社交媒體做到實體印刷雜誌,靠的並非充裕的資金及豐富的營運經歷,而是儘管屢次碰壁仍願意為香港足球吶喊的「情」。究竟港足有何吸引力,讓這個由一班年青人組成的團隊如此著迷;它所代表的力量,又如何令他們決定撐起港足?
  • 許賢講撐港足

    今年香港在亞洲的球會系數排名第六(截至十一月),並且在2023年亞冠盃中,獲得一個直入分組賽席位及兩個外圍賽席位,可說是近年香港足球成績最佳的一個階段;同時近幾年愈來愈多人談論和支持香港足球,似乎香港足球一片好景——但球賽觀看數字、入座率、球員收入、球隊成績,從球迷和球會角度看到的卻可能是兩回事。香港的芸芸運動項目中,足球運動員可能是最早發展職業化的項目,亦因為有本地售票賽事,球迷力量對其發展不無影響。談港足如何撐下去,不得不提港足球迷,以及由球迷「進化」而成的跨界媒體近年的角色。
  • 土法煉鋼? 不了。 現代足球訓練的心﹑體﹑技

    「的波」一百次、兩個球員面對面互傳、馬騮搶波等等,都可能是大家印象中的足球訓練。但體育發展一日千里,現代的足球訓練模式已經與以往大為不同,更可能比大家想像中的複雜得多。今期便由港超球隊理文的三位教練—主教練陳曉明(陳Sir)、助教曾昭達(達sir)、體能教練李楗煒(Jeffrey),以及兩位球員李康廉和黃俊皓,分享他們實踐中的現代足球訓練。
  • 香港足球明星選舉 丹恩奴域膺「三料足球先生」 顏樂楓勇奪兩獎

    2020 - 2021香港足球明星選舉終於圓滿閉幕,一共頒發八個獎項。得獎者由評審委員會及協辦機構香港體育記者協會、傳媒機構及公眾投票所選出。今年港超冠軍戰吸引七千八百零二人入場,打破單場最高記錄。傑志的丹恩奴域大熱成為「三料足球先生」,而香港球員顏樂楓亦勇奪「最佳金球」和「最佳中場」兩個獎項。
  • 防中的態度 顏樂楓

    訪問前鋒球員,定會說到入球方程式,影一些射波照片;遇到後防就談談不失球重要性,拍些頂頭槌相片;若果是中場球員,就聊聊視野,攝下傳球的英姿。而這次主角,身任防守中場的顏樂楓(光頭),以上就要通通做齊。「防中就如球隊大腦,你可能見到我好體力化,防守好硬淨,但你不會知道我腦入想的事、於球場上觀察到的情況。」防中,別人或會認為是防守行先,唯光頭未能認同。「你不參與進攻,那就不是防中,你只是一個好好的防守球員。」這種防中心態,亦是光頭的人生態度,亦適合當下的香港人。「防守最重要轉守為攻,你未必做到每一分鐘都控球在腳及進攻,但做防守就要有耐性,只要不失球就ok,未能進攻就做好防守,一有機會就要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