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乾•汗雨》[十三]

《流乾•汗雨》[十三]

《流乾•汗雨》[十三]

經過三五年光陰,林適然從一個在比賽中只是常居六、七位的跑手漸漸變成一個同齡跑手都認識的名字。他在十公里的比賽中成績並不突出。誠然,在馬英傑、王俊濤長期雄霸的項目中,林適然覺得自己無法爭取任何突出的成績。

「冇人care邊個跑第三㗎。」林適然經常對自己如此說。在賽場上,誰都想贏。誰都想做第一。但對於林適然來說,第一的位置,他難以觸及。無論他付出多少努力,在賽前做出多少比賽預演,做多少心理準備,在馬英傑和王俊濤決定加速的一刻,他的身體還是跟不上他們倆的節奏。

馬英傑輕輕點頭,他的身體就有如變成另一種材質般,上一瞬,它還是肌肉,是會流汗,會疲勞的肌肉。但下一瞬,它變成了強而有力、輕身如燕的鈦金屬。王俊濤跟上,他們倆就如火箭噴射般將所有人都拋在身後。林適然試過跟上,但不夠五百米便被愈拋愈遠。他試過放跑他們,結果一放,他們就再不見影蹤。

無論如何,林適然都無法跟上他們的節奏。對於此事,他惱怒了自己很久。「點解你每一次跟都係放棄?你可唔可以攞返啲意志出嚟?你跟住咪得囉!」每一次,他有新的機會便會跟上,然後對自己道:「咬住,唔好放!」但每一次他想要跟上的時候,他肌肉總會在不同時候如同乾枯般失去力量;或者,他的氣管會出現如鐵銹般的腥味;又或者,他的頭部會開始變輕,使他知道自己無法如此加速下去。

他恨自己的軟弱。每一次,他都會在這些時候放棄。每一次,他都會在這些位置失敗。作為一個跑手,他的唯一目標是勝利。但每一次,他在重要關頭總會放棄。每一次,事後他總會悔恨,然後發誓下次一定要盡力擊敗對手。

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漸漸明白自己無法同場擊敗這兩個對手。於是,林適然開始尋找其他戰場。「既然我無辦法同場跑贏佢哋,但佢哋控制速度嘅能力無我咁好,咁我就喺時間上跑贏佢哋。」他如此想像。如是者,他開始參加更多的田徑賽,在努力一段時間後,他漸漸在1500米、3000米、5000米取得不錯的成績。可以說,他是在逃避與馬英傑和王俊濤同場作賽。但同時,他的確在這些項目上進步不少。單從時間上看,他從第一次跑1500米的4:32去到後來在學校陸運會靠自己跑出4:13的成績,他自己也很滿意。

他漸漸對自己開始有更大信心,覺得即時馬英傑和王俊濤與他同場作賽,他也能擊敗他們。對林適然而言,發現自己的長處是一件好事,因為他漸漸在跑步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他的信心卻仍是建立在浮沙之上。

他對自己那虛假的信心在他聽見一個消息後完全土崩瓦解。「馬英傑同王俊濤佢哋兩個自己話要測試下自己三千米可以跑幾快,跟住佢哋兩個自己隊咗個8:45出嚟!痴線。」林適然聽見這個跑壇奇聞,在人前自然地回應:「咁癲?勁喎佢哋。」但隨後,他在夜䦨人靜時竟然為此睡不著覺。「8:45,即係平均每個千五跑4:22。如果我認真試下,有人帶嘅話都可能做到嘅。」

三日後,他自己到運動場進行這個測試。開始前,他一直對自己道:「跑到嘅,你得嘅。你而家嘅能力一定做得到。」

「嗶!」他自己按錶開始測試。他的感覺很好,第一圈1:08,太快了。但比起他平常跑千五的速度算不上太快。「調整返,得嘅。」第二圈,他正正跑在1:10。漂亮。只要維持這個速度,這個感覺,在時間上他比馬英傑王俊濤還要快。第三圈,1:10,他仍然感覺不錯。差不多一半路程,但他的感覺自己仍然有力氣完成。

但第五圈,疲勞突然如海嘯般襲來,他的大腿變重,呼吸開始滿有銹味。「我知你辛苦,但頂住。你一定做得到。」他繼續自我對話,積極地完成第五圈。

「1:14。慢咗兩秒,但我之前仲快咗兩秒,只要keep住到尾就得。得嘅!」第六圈1:16。他的信心開始分崩離析。在跑多一百米後他中斷了測試。

結果,他的成績是2000米(8:45跑3000米的速度)。

「唔通係因為無人帶?可能有帶我,一開始個pacing會做得好啲。可能我就係輸喺呢度。」林適然如此分析。他覺得自己的失敗單單是因為缺乏「天時地利人和」。

大概他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強,還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