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訓練指南:釋放未知的潛能|醫言運動

深蹲訓練指南:釋放未知的潛能|醫言運動

深蹲(Squat) 是一項廣為人知的訓練動作,亦常應用在物理治療運動中,因為在各項運動、甚至於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蹲」這個動作——簡單地坐低起身,以至於複雜的跳躍動作都會有蹲一下的時候呢!所以,正確的深蹲訓練能提升日常活動所需的肌力和改善動作的姿勢,降低下背和下肢受傷的風險。

深蹲針對肌肉

豎脊肌
核心肌群
臀大肌
臀中肌
股四頭肌
膕繩肌
大腿內側肌群

 

深蹲訓練指南:釋放未知的潛能|醫言運動

1 膝蓋內夾

令膝關節受壓不平均,增加肌腱受傷,靭帶受傷以及膝關節發炎的風險。

2 膝蓋的位置過度向前或向後

膝蓋過度向前或向後令膝關節的壓力增加,膝關節容易出現勞損。

深蹲訓練指南:釋放未知的潛能|醫言運動

3 弓背

腰椎受壓不平均,容易患上下背痛,嚴重的話會令椎間盤受損。

4 髖關節未完全伸直

深蹲會過度依賴膝關節和腳踝,增加運動受傷的風險。

深蹲訓練指南:釋放未知的潛能|醫言運動
除了傳統深蹲以外,以下將介紹三種與深蹲相關的訓練動作,幫助你根據自己的訓練需求和目標,選擇最合適的方式。

 

側蹲(Side squat)

特點:相較於深蹲的縱向移動,側蹲注重橫向移動。不管是足球、籃球、羽毛球……都有橫向移動的要素。

針對肌肉:臀中肌、大腿內側肌群、股四頭肌、膕繩肌

分腿蹲(Split squat)

特點:分腿蹲著重前後腳均衡地出力,重心在雙腳之間。有助控制重心,增加平衡身體的能力。上落樓梯、跑步、急停等均應避免過度依賴前腳或後腳,減低受傷風險。

針對肌肉:核心肌群、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 膕繩肌

 

單腳深蹲 (Single leg squat)

特點:單側訓練難度較高,講求單腳支撐整個身體的同時要求骨盆保持平衡,需要極佳的下肢力量和核心穩定性。大部份日常生活和運動的動作是由連續單腳步伐所形成,完成這種訓練,身體會更加穩定。

針對肌肉:豎脊肌、核心肌群、臀大肌、臀中肌、 股四頭肌、膕繩肌和大腿內側肌群

不同的深蹲方式針對不同的肌肉群,可以迎合不同種類的運動需求,達至減少受傷風險和提升運動表現的效果。因此,了解自己日常生活的習慣和各項運動的特性,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目標和需求的訓練,會更有成效。不過,在嘗試任何新的訓練方式前,應確保受專業指導掌握正確的技巧,才能安全及有效地達成目標。

Text:許培權
Photo:資料圖片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6月號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