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oho

  • 膕繩肌受傷 I|運動科學與創傷

    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是大腿後的三條主要肌肉,統稱為「膕繩肌」(Hamstrings),也可稱為大腿後肌,主要負責伸髖及屈膝。膕繩肌受傷,常發生在需要衝刺或突然轉向的運動員,如足球員,跳高、跳遠、跨欄選手,長跑手練習間歇跑,甚至普羅大眾突然衝過馬路或久坐也可致傷。意大利奧運金牌跑手Marcell Jacobs便長期受此困擾。其他如練習瑜伽、跳舞拉腿或伸展時受傷也十分常見。可是,膕繩肌受傷卻不如其他肌肉般較易復原,往往疼痛經年,且痛處有時難以確定,為何如此?
  • 新加坡瑜伽教室Yoga movement 4000尺旗艦店進駐中環

    新加坡瑜伽及健康生活品牌Yoga Movement於八月正式進駐香港,在中環鬧市的H Queen’s 開設接近 4,000 平方公尺的瑜伽教室。瑜伽中心設有兩個分別能容納 34 人及 16 人的瑜伽房、一個供會員放鬆聚會的休憩區、可以俯瞰香港鬧市的男女更衣室,場地設計旨在成為會員的「第二個家」,並營造一個充滿活力、舒適和溫馨的氛圍,全方位提升會員的瑜伽體驗。
  • 【2024必看】香港跑步賽事日程一覽

    香港自二十世紀初便開始了長跑運動的歷史,發展至今,長跑不僅是受歡迎的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於是香港各類的跑步賽事紛紛湧現,吸引眾多跑者參與其中。香港的跑步賽事囊括由幾公里以至馬拉松,甚至百幾公里的賽事,亦包括平路賽及越野跑,滿足不同水平和目標的跑者。以下將會介紹十月至2025年二月各跑步賽事,方便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賽事。
  • 李寧二零二四香港公開羽毛球錦標賽 巴黎奧運得獎選手雲集勢演連場激戰

    「M」品牌活動之一的「李寧二零二四香港公開羽毛球錦標賽 滙豐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超級500」即將於今年9月10日至15日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有見及此,中國香港羽毛球總會於8月13日九龍香格里拉酒店舉行記者會,總會會長湯恩佳博士、總會主席湯偉倫先生、李寧集團執行董事李麒麟先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香港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主管石元良先生、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高級經理李成輝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主席吳守基先生以及中國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教練及選手均有出席。
  • 全民運動日︰西沙GO PARK集齊新興及熱門運動,齊齊體驗多元運動的樂趣!

    為響應8月4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全民運動日,GO PARK Sports當天為大眾免費提供各種新興和熱門運動體驗,包括板網球、高爾夫球、軟式曲棍球、單車、足球、欖球和網球等,希望能鼓勵社區的每一員體驗不同運動,發掘各人的潛能。活動吸引到不同年齡的運動健將及初學者齊聚西沙,大人及小朋友一同享受運動的樂趣及刺激。
  • 透過一點一滴累積而建立 C Plus塑造獨有霹靂舞風格

    運動員的成功,背後全依靠身體長年累月、一點一滴的累積,最後才能換取成果,甚至站在世界之巔。從零開始自學自練,衝出香港參加世界賽,香港霹靂舞運動員施嘉鑫(下稱:C Plus)的逐夢之路,也是透過十多年來,一步一步的累積所築起。
  • 平甩功運動養生|中醫卷

    自新冠疫情期間,未能外出走動,缺少運動機會,更談不上外地旅遊,鬱悶家中,有點無奈,自覺精神不振,影響情緒。偶爾觀看網上視頻,發現「平甩功」運動,嘗試練習,因可於任何地方起動,佔地不多,簡單易學,老幼皆宜。短短的時間已能讓我於運動中調息呼吸,自然擺動,活動四肢,感覺解開鬱悶,提升氣力。
  • 傳奇|港籃講場

    08/02/2024 - 23:40 by Big C
    2024奧運年,國際籃球勁旅近月都紛紛為備戰或爭取巴黎奧運入場券。然而每年暑假令人期待的品牌活動,並未有因此停歇下來。傳統大品牌及國內運動用品供應商,甫完季即相繼邀請NBA球星到訪,百年德國護具製造商亦請來品牌大使—前NBA總冠軍達拉斯獨行俠決賽最有價值球員Dirk Nowitzki,訪華與球迷會面。
  •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

    滑雪定向肯定不如徒步定向流行,受地理限制,只能在高緯度國家進行。但定向起緣自北歐,所以滑雪定向的歷史與徒步定向一樣悠久,加上冬季項目對普級程度的要求較低,故此滑雪定向更被視為定向晉身奧運的最大希望。
  • 挑戰極限的Hour Record|車轉公路

    56.792公里,大約是由沙頭角中英街到赤柱市集的路程距離。據網上地圖的運算,這段路車程需時約52分鐘。2022年十月八日,Filippo Ganna在瑞士格倫興室內場地單車場,用一小時完成了這距離的踩踏——這就是我們接着要討論的「Hour Record」!
  • 中東網球之行|網球全攻略

    「我們希望透過網球踏足七大洲,遊歷世界。」是朱氏一家爸爸Kenny、媽媽Keavy、姊姊朱蔚晴及弟弟朱樂天的共同目標,而中東成為他們在亞洲比賽以外的首站。他們選擇跳出舒適圈,飛到較少球手前往的杜拜及卡塔爾比賽,為的就是累積經驗,將來成為香港職業網球手。
  • 奧運足球,為誰而踢?|白界線外

    奧運會是四年一度的運動界盛事,然而每屆奧運足球項目,尤其男子賽受外界質疑意義何在。與大部分運動不同,在足球世界裡奧運會並非最具影響力的比賽,世界盃才是,在男子賽受只大致限於 23 歲以下球員作賽的條件下,不禁令人一問再問,究竟「搞嚟為乜」?
  • 哪裡來的自信|武意見

    每逢電視台舉辦選美大賽,傳媒總不會放過報導機會,由第一輪面試開始,參賽者的照片就會頻頻見報,她們的質素十分參差,網民會調侃不自量力的女士:「哪裡來的自信?」也許姿色平庸的參賽者有「自視過高的錯覺」、「自知平平卻心存僥倖」或「以參賽豐富人生經驗」等動機,不一而足。
  • 六月份的專業運動員體驗|施傅睇體

    六月份正值各學校期終考試期,有12位女同學該段時間正代表中國香港參與在泰國佛統市舉行的亞洲18歲以下女子排球錦標賽。筆者是次亦以助理教練身份參與其中,過程除了協助主教練實踐技術及戰術,帶領隊伍爭取成績外,由於這班小妮子亦是代表隊中年齡最小的一群,因此過程中透過跟她們每一個甜或酸的經歷,從而教育她們成長,也是這個旅程我希望做到的任務。
  • 學界帆船初體驗|體育育人

    在電影《驚濤颶浪》中,描述主角因為風浪遇險,導致帆船桅杆斷掉,在茫茫大海飄浮,緊張刺激,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曾幾何時,帆船被認為是有錢人的活動,要經長途跋涉的路程才能參與,但如今交通方便,總會亦投放更多資源,加上有心人的支持,帆船運動近年在學界迅速發展。去年底,我校派出兩班學生,參加由清水灣俱樂部帆船會安排的活動,讓學生初次體驗這項運動,親親海洋。
  • 【Salut Olympique】毋懼強風吹拂的「風之子」— 鄭清然

    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李麗珊於滑浪風帆項目當中奪金,令「香港」這地名首次被刻於奧運史冊當中。奪金事蹟家傳戶曉下,李麗珊「風之后」的美譽亦連帶滑浪風帆映入大眾眼簾中;二十八年過去,幾乎每屆都有滑浪風帆港隊征戰奧運,包括蔡利強、何智豪、陳晞文、鄭俊樑、盧善琳、梁灝雋等經驗戰將,而今屆巴黎奧運滑浪風帆港隊代表的傳承之棒則交到馬君正和鄭清然手上。鄭清然這位24歲的短髮陽光小子要如何承接師兄姐的偉績,想必是他渴望在首征奧運時尋找的答案。
  • 2023年度中國香港田徑總會男女子青年組的最佳運動員|田徑全方位

    07/31/2024 - 22:04 by editor
    林銘夫、白凱文寫出屬於自己的田徑故事
    近期有不少田徑新星冒起,青年組的運動員們不斷打破或刷新香港紀錄,今期的《田徑全方位》將訪問2023年度中國香港田徑總會男、女子青年組的最佳運動員——林銘夫及白凱文,他們年紀輕輕已經囊括多個本地及亞洲獎牌,亦打破了香港U18或U20紀錄,二人將細訴他們田徑故事及未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