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懷恩在意大利比賽的一次靈異經歷|Road To Mars 2019年2月12日,旁晚9時,懷恩隨隊友抵達意大利的比賽酒店。小龍:「414號房,死死聲唔老黎喎」小龍是懷恩劍擊隊隊友。牛高馬大,不怕蛇蟲鼠蟻,只怕妖魔鬼怪,堪稱劍擊隊陰陽眼,同時亦是公認的吹水怪魔。懷恩:「唔係尾房就得啦~」兩人搬着劍包,行李箱,笨拙地乘坐電梯上4樓。酒店地下大堂新潮華麗,光鮮亮麗,怎料到4樓走廊,竟像古堡文明。紅色鋪麈地毯,黑色木頭牆磚,末端掛着一塊圓形鏡子。
Column 體驗・體現 後疫情時期,學校恢復正常授課,有機會跟幾位教育局的同工見面,說起教育局體育組近年的工作,有些資料是值得跟大家分享的。這幾位同工分別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首席教育主任羅潔玲女士、總課程發展主任 (體育)王慶宜女士、署理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體育)吳俊輝先生。巧合得很,三位同工早前也跟我在不同的教育崗位上合作過。
Column 單車代步的六堂基本課之基本裝備篇 香港人注重健康的不少,但有誰能經常去做運動?醫學界建議一般成人每週應做最少一百五十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亦即大概每週三天、每天最少二十分鐘。每星期應最少三天進行體能活動,在忙碌的生活中額外抽時間去做運動,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有難度。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把運動融入生活,最簡單就是跑步或踩單車代步。一星期五天工作,如果每天以單車代步,每天來回共踩三十分鐘,每週的運動量就已達標了,而且是把平日花在逼巴士地鐵的交通時間及開支,換成了快樂的運動旅程,何樂而不為!
Column 天生完美 - 凝動「逆轉勝」體育培訓計劃 運動是世界語言,不限於身體的殘障。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凝動)的「逆轉勝」體育培訓計劃,由周大福慈善基金捐助,為基層及特殊學習需要的年青人提供平等學習,好讓運動不設防,任何人都有機會做運動。第二期計劃接近尾聲,由2020年至2022年分為三大部分:體育先鋒培訓計劃(長期體育培訓班)、體育推廣計劃及體育共融計劃,希望透過多元化體育培訓,助學生變得更自信、更健康和更積極。
Column 日本冬攀訓練 剛過去的十二月,我帶領了一班雪山初心者(日文初學者的意思)到日本進行冬季攀山訓練。 他們早於出發前近四個月,已經在本港學習不同方面的知識,包括雪地裝備使用、滑落制動技巧、雪山露營須知、繩索運用技術、高山危機應對、負重登山訓練……等。
Column 輕盈吞拿魚手卷On the Go Gary既是傑志膳房主廚,首要任務當然是為傑志球員設計適合他們的營養菜式。他留意到傑志青年隊的球員在上完課後就要回到賽馬會傑志中心進行訓練,有時更緊接著要出戰晚上的香港超級青年聯賽,因此通常放學後便馬不停蹄回到中心,準備完畢後就出發去比賽,進餐時間非常緊迫。這款方便攜帶而且可隨時隨地食用的手卷正好適合這班來去匆匆的年青人。
Column 覆盤・翻盤:周世傑 一直以來,中國象棋都是中小學生的基本玩意,幾毛錢一副的飛馬象棋可以玩足一個暑假。那時候,報章雜誌總會有一些殘局給象棋愛好者思考。然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已忘記了下象棋的樂趣,三十二隻棋子慢慢從記憶中褪下來。直到年前遇上象棋大師周世傑,重拾許多回憶,什麼「一卒讓三先」的開局、「雪擁藍關」的殘局,胡榮華、楊官麟等象棋大師的對局故事,一一在腦中重現。 剛認識周世傑的時候,只覺得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棋士,怎樣也想不到,他背後有一段坎坷的經歷,幸好象棋改變了他的人生。
Column 《THE FIRST SLAM DUNK》:從沒停下來的井上雄彥 「太勁了。太勁了……」那一夜我坐在電影院,看完《THE FIRST SLAM DUNK》片尾工作人員名單,頭頂燈光亮起之後,嘴巴裡不知道喃喃唸著這句話多少次。很久沒有一部電影給我這樣的衝擊,而更重要的是,這種強烈感受很大部份並非來自懷舊情感,而是因為切切實實看了一套「偉大的籃球動畫」;裡面有再多熟悉的場景和人物,也無法阻止我去判定:這是一部井上雄彥的「新作」。
Column 港泰拳史的幾塊拼圖|武意見 今天香港的泰國拳館或相關的健身中心,發展蓬勃,活像雨後春筍,由平民化至豪華會所級別的,數以百計,男女老幼都趨之若鶩,由群體課堂至單人私教,可用其門如市來形容。泰國拳當下的普及程度,半世紀前沒有人可以預想得到。
Column 籃足排常見嚴重傷患 前十字韌帶斷裂 最近有明星在籃球比賽中扭傷右膝,有教練指他右膝前十字韌帶早已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會令膝關節變得不穩定,一般走路未必有太大問題,但運動中尤其是需要急停和轉向的動作(如滑雪、球類運動等)時,膝關節容易扭傷,引致軟骨以及半月板損傷,增加創傷性關節炎的風險。
Column 學界越野賽後•聯校跑 學界第一組越野賽,疫情下停辦兩年,在今年生活復常下,又再次於11月初在粉嶺哥爾夫球場復辦。筆者所任教的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長天),取得全場團體第三名,而由長天舊生—黎昭麟老師(黎sir)執教的德望學校(德望),亦在團體與協恩同取第二名,是值得鼓舞的近年佳績。
Column 商界/傳媒人/體育行政/運動愛好者/學長 廖寶賢、文宇軒 運動員擔任主角的同時,少不了運動品牌及媒體於背後支持,FILA港澳及新加坡總經理廖寶賢(PY)和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經理兼資深傳媒人文宇軒早前齊齊到港協暨奧委會轄下奧夢成真和香港奧林匹克之友合辦的「奧苗計劃」啟動禮撐場,支持這個小學體育推廣計劃。
Column LV與足球:由世界盃談起 世界盃開鑼前,Louis Vuitton 一則廣告拍下了美斯和C朗面對面下國際象棋的畫面,不少人好奇,究竟 LV 是怎樣才勸得動一向被視為不和的兩大球星同場出現?再說,奢華品牌 LV 是怎樣與足球扯上關係?
Column 痴漢唱著無人不知的賽果 回顧《季前賽》劇歌 這篇文章面世的日子,ViuTV播放的原創劇已經變成以拳擊為主題的《繩角》。不過作者一看籃球劇《季前賽》的歌曲製作名單後,決定要向讀者推介劇集內兩首歌曲。未看過劇集的可以先從歌曲感受這套劇的氣氛,看過的讀者當然可以一聽再聽。
Column 舞者/運動員 霹靂舞雙行道曾子驊 (B-Boy Think)|奧夢Slasher 霹靂舞成為巴黎2024年奧運比賽項目後,受盡社會唾棄的街舞,再次走進世人目光,昂首進入運動界的最高殿堂。習舞近十六年的曾子驊(B-Boy Think) 亦磨拳擦掌爭取參加巴黎奧運的入場券,誓要向港人證明一眾B-Boy、B-Girl並不是「玩玩下」。
Column 《籃球少年王》:努力的意義 日本集英社漫畫雜誌《少年JUMP》的連載作品,據說編輯部有著名的創作三大方針:「友情、努力、勝利」—也就是說,努力過後,必會勝利。然而來自講談社的漫畫《籃球少年王》,主題卻偏偏挑戰這個觀點:憑甚麽認為主角努力後就一定要得到勝利?對手也是同樣地努力啊;而且努力的意義,就只在於勝利嗎?作者日向武史,就是從這麼獨特的觀點出發,創作出這部累計發行二千四百萬本、並在2019年改編成動畫劇集的傳奇作品。
Column 不一樣的世界盃|施傅睇體 最近在香港大小角落熱哄哄的話題相信離不開世界盃足球賽,這是首次於香港學期中進行的世界盃,加上開波為日常放學後的黃金時間,行文時一路在思考有什麼元素適合於校園內,可以藉著這股難得的世盃熱讓學生學習和提升呢?
Column 足球 x 變換方向 你真的能將運動能力表現出來? 變換方向及敏捷度(Agility)時常被人混淆,但其實是兩種相似卻不一樣的運動能力。變換方向亦即是轉向,是指運動員在改變動作的方向、速度或模式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一般指的是運動員不用外在刺激時的活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