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Dear Jane《脫骹的華爾茲》 別為舊患而不敢跳|動聽皆宜 雖然遵從醫生建議好好養傷,對整個運動員生涯才是最好,但對要爭奪一些一生人難得的獎項,甚至只求踏上夢寐以求的舞台,但一日未斷定不能下場,相信堅持的人都會選擇親身上陣,或許這就是青春吧。
Column 賽後專訪:港產大滿貫青年組「雙貫王」黃澤林|網球全攻略 年僅17歲的香港網球新星黃澤林與美國球手葛原般奴於2022年澳洲網球公開賽勇奪青年組男子雙打冠軍,為香港網球創下歷史新一頁。而黃澤林於頒獎禮上以廣東話發表得獎感言,也撼動支持他的每一位香港球迷。
Column 「踢」出香港,以「球」會友|施傅睇體 執筆時恰巧得悉台中朋友的藍鯨女子足球隊奪得2021年度台灣木蘭足球聯賽冠軍,一邊替我的朋友們開心之餘,另一邊亦想起在疫情前的夏季,我帶領一班北區中學女子七人足球聯賽(N-League)代表到訪台中,跟藍鯨女子隊交流和學習的一幕幕畫面逐一浮現。
Column 送牛迎虎|精英心簡 在運動世界中,有太多未被提及卻比成績更重要的價值,例如運動員心態健康的重要性。 作為運動員,當身體已極痛苦 。但訓練的苦,卻不宜掛在嘴邊。務求在這裡讓大家有所感受,今天粗略說一下: 一周訓練六日、週末還要比賽、飛到不同地方訓練和應付更多比賽、其餘時間太累都只能睡覺、還要把功課做好、學業成績未如理想可能還需考慮退役,還未談及身體重訓練中產生的疼痛、社交生活都拋到一邊、還有什麼A、B標、希望能夠代表參賽、面對失敗、比賽成績未如理想、猜疑自己…… 運動員們自己清楚,這些統統是多不容易。
Column 厚底跑鞋在日本響起警鐘?|東洋跑 以往日本主要馬拉松和驛傳賽事,頂尖選手都會穿著日本運動品牌生產的服飾和薄底跑鞋,但這個情況在六、七年前開始改變。隨著某美資大廠推出厚底跑鞋並大行其道之後,素來封閉的日本長跑界也抵擋不住這股風氣,紛紛蟬過別枝,最誇張的例子,是2021年一月的箱根驛傳,全場二百多名選手,竟然有九成以上穿著該品牌的厚底跑鞋參賽,蔚為奇觀。
Column 三⼗一|精英心簡 好像又一個冬天過去了。 春天已經降臨了嗎?最近我們都在說,這個冬天都沒有幾日吹大北風,沒有怎麼寒冷過。冬天是香港的風季,東風和北風都是我們的最愛:東風在赤柱,北風在⻄貢和長洲。溫度越低,風越實在,也吹得更持久。我很喜歡風,身體卻不怎麼會禦寒。過往最冷的幾次,手都冰得刺痛,一會兒控著帆,一會兒把手縮成拳頭放在口邊呼出暖空氣,甚至冷得再也拿不住帆,整個人掉進水裡。在水中還比較暖,但爬上板之後,冷風吹拂包著身體的濕透膠衣,只有更冰冷。所以沒有大北風的日子,雖少了些速度和刺激,但也不會抱怨,嘿嘿。
Column 頑梗|精英心簡 這已不是他第一次聽見對他偏執的批評。事實上,他已有不少朋友、親人、親密的人因他這個缺點離他而去。他也問了自己無數次問題:「係咪我錯呢?」然而,食古不化的他似乎還未覺得這是他自己之過。
Column 《The Jericho Mile》:當跑步成了人生的唯一 |動映畫 想像如果你是個終身監禁的囚徒,人生大多東西都已被永遠剝奪,沒有未來的期待或夢想,剩下只得直至死亡前的蒼白年月……你會怎麼活下去?
Column 我看跑鞋痴・我與新舊跑鞋的角力|跑道同遊 【蝦叔:我看跑鞋痴】 跑者表面上就是跑步的人,但當起了跑者就發現其實跑者可以細分,例如:著迷與不著迷於跑鞋的。 【蝦嫂:我與新舊跑鞋的角力】 女人最鍾意就係買鞋:開心的時候要買,唔開心時更加要買。casual幾對,返工幾對、夏天冬天又會不同款。在家固然鞋不會少,上班時辦公桌下備有兩三對高跟鞋(如果不是五六對的話),相信是不少香港OL的寫照。
Column 文心•武心 2000年的時候,文心從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升讀瑪利曼中學。暑假期間,一套以柔道為題材的電視劇正在播放,小女孩正想學習一些特別的運動項目,便央求媽媽讓她學習柔道,母親找到的機構剛巧只有空手道班。就這樣,空手道便成了她的事業。
Column 熱愛運動才能投入體育|施傅睇體 疫情下學校將初中班別分為本地實體班和跨境生線上班,為著可以公平評核學生表現,體育科以級別(grade)代替以往分數作評核。在多個防疫措施限制下,究竟如何執行體育課可以使同學課堂動機提升?如何使一些抗拒上體育課的同學容易接受甚至愛上體育課?相信以上皆是很多香港體育老師的共同心聲。
Column 東京奧運網球裁判 廖子杰|網球全攻略 今屆東京奧運雖然未有香港網球手參賽,但卻有兩位本地網球裁判獲挑選參與奧運會及殘奧會。廖子杰在東京奧運的網球賽事擔任司線員,而黃敏生則於殘奧會輪椅網球賽事擔任司線員一職。這次很高興邀請廖子杰 (Roy) 分享有關他裁判工作及東京奧運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