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 懷恩在意大利比賽的一次靈異經歷|Road To Mars

    2019年2月12日,旁晚9時,懷恩隨隊友抵達意大利的比賽酒店。小龍:「414號房,死死聲唔老黎喎」小龍是懷恩劍擊隊隊友。牛高馬大,不怕蛇蟲鼠蟻,只怕妖魔鬼怪,堪稱劍擊隊陰陽眼,同時亦是公認的吹水怪魔。懷恩:「唔係尾房就得啦~」兩人搬着劍包,行李箱,笨拙地乘坐電梯上4樓。酒店地下大堂新潮華麗,光鮮亮麗,怎料到4樓走廊,竟像古堡文明。紅色鋪麈地毯,黑色木頭牆磚,末端掛着一塊圓形鏡子。
  • 有故事的細路 - 過度活躍男|精英心簡

    15歲的過度活躍男是個來自基層家庭的資優兒童,居住基層地區就讀街坊學校,父母忙於工作,對他欠缺栽培。他不用讀書,成績卻名列前茅,除了頭腦靈活,四肢還非常發達,滿身的肌肉線條不知從哪裡練成,在這種先天條件的組合下會產生怎麼不一樣的人生呢?
  • 二十七|精英心簡

    訓練和比賽場上所做的選擇,決定獎牌的顏色。然而生活上其他的選擇,牽連的不遜於一塊
    獎牌的重量,眼中的世界突然變得不同了。更何況要結婚了,不再能夠「今天練到好攰,我
    唔想郁」去敷衍家庭的責任,畢竟對這個家,終究要謹守承諾。
  • 「好好」「利用」社交媒體?|精英心簡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困難,因為目的在於「利用」。你只需決意「利用」,再加以運用自己一點聰明才智,必能把目標達到。好好建立形象,好好帶動言論風向。
    困難在,你是否願意或準備好 「利用」自己的社交媒體?
  • Try my best 盡做!|跑步園地

    在馬拉松的路途上,這句座右銘是我的戰友,也是我的指引,使我思維專注,無需想得太複雜,努力做好目前的訓練,不要浪費時間去憂慮未來還未發生的事,今天的事今天做,明日愁來明日當,只須專心完成每天的訓練,日復日的累積,好的結果便會發生,就算不是最理想,應該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 教練不再一腳踢 現代職業足球的清晰分工

    今個夏天,阿仙奴、阿士東維拉及曼聯三家英超球會在教練位置上作出人事變更,當中維拉及曼聯在開季首數周已先見其效……咦?這些球隊不是沒有更換主教練嗎?他們的共通點是,今年夏天均任命了全新的定位球教練。
  • 石屎難耐

    香港的山徑問題愈趨嚴重,需要適切的維護和管理。可惜的是,多年來我們都是試圖以建構設施去應對各種山徑問題。鋪面已成為「改善」山徑的慣常手法,而當中最常見的鋪蓋物料,卻是石屎。
  • 「豐儉由人」的物理治療故事書|跑步園地

    09/30/2021 - 18:28 by 蝦叔
    熟悉的港式幽默,新鮮的醫者視角,密集的知識含量,是我對Megan這位新加坡國家隊軍醫新作的總體觀感。如果閣下曾為,或正為傷患困擾,讀《物理治療師的運動場邊絮語》,您將覺得自己原來也不是那麼寂寞。
  • 懷念昨天的一切|跑步園地

    09/29/2021 - 12:58 by Edkin
    可能有人說不過是馬拉松,不就是跑步,那裏不都一樣?非得要到日本才叫過癮嗎?只可以說到日本跑馬拉松這回事,真是愛過方知情重。美加的跑步比賽,參加的人個個都過份認真;人人都只為追時間,所謂歡樂氣氛根本不是重點。 難怪紐約和倫敦馬拉松的熱烈氣氛讓那麼多歐美跑者驚艷 !然而比起日本那種全民參與的歡樂,縱觀全球比賽,恐怕也只是屈指可數。
  • 體適能測試|體育育人

    今期講述在暑假臨近結束,各校都有安排中一衍接課程,讓新生儘快適應,假如能在當中加入體適能測試的部分,除了有機會讓學生多做運動,還可了解自己的體適能狀況,包括心肺耐力、肌力及肌耐力、敏捷度、反應等。
    體適能測試包含各種元素,須安排幾個分站同時進行,當中選用一些科技器材,讓測試更精準,提昇測試效能。只須短短兩個小時,便可得出有用的數據,老師依據學生的運動表現和特質,再揀選學生入不同的運動項目。
  • 二十六|精英心簡

    即使到了今天,我都會因為太過順利的事情而築起不安,擔心何時又再跌一跤。不過,人生總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之下發生。眨一眨眼,若不盡情呼吸,有誰知道哪是最後的一啖氣?
  • 有故事的細路 - 小伙子|精英心簡

    小伙子證明了,只要有堅定的決心和勇氣,可以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道路。這對我亦產生很大啟發,於是我亦辭去了工作,與小伙子一齊追越野跑這個夢。
    未來是個未知數,没有人能告訴他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只需要知道自己仍在向夢想進發,就足够了。這就是陸卓廷 Plato sir 的故事。
  • 最後一粒Bullet|跑步園地|史丹利店長

    「最後的X X」 其實好好用,當你「鋸扒」 的時候,如果你想像成這是你人生最後的一塊牛扒,相信你應該會很認真的去品嚐,珍惜每一口的牛扒,慢慢咀嚼去感受它的肉味,無需傷感,亦不會傷感,因為你知道,明天會有另一塊 「最後的牛扒 」。把事情想像成背水一戰,無得「Take Two」,是應付艱苦訓練和比賽,是不錯的心理策略。
  • 成敗也在MGC - 寫在東京奧運馬拉松之後

    09/16/2021 - 17:55 by 文仔
    在現役生涯最後一仗飲恨的大迫傑,聲言退役之後還會繼續協助日本長跑界進行變革,以培養另一新星來打破自己的紀錄。這個願望出發點很好,但當中不免影響到建制中人的利益,要在顢頇的官僚系統中開山劈石,難度隨時比在賽場上跑贏神一樣的ELUID KIPCHOGE還要高上千百倍。
  • 移民英國跑乜?英國毅行者必玩啦!

    「Failed in London, try Hong Kong」 以前說祖國撈唔掂要去殖民地,總有發配邊疆充軍的嘲諷意味。不過歷史不少經驗證明,去殖民地並不是壞事,因為殖民地的既得利益少,推行新政的空間較大,在宗主國失意的人士,反而可以在殖民地一展抱負,成功的項目甚至可以出口轉內銷輸入宗主國。其中一項由香港成功輸入英國的東西,就是80年代創辦的樂施毅行者。
  • 從奧運會回來|精英心簡

    運動員心理之強大,一直都被視為最被欣賞的地方。無論獲得獎牌與否,大家都更希望了解每一位運動員背後屬於自己的奮鬥故事。全職運動員需要每星期25小時的傳統訓練,但是心理訓練又有沒有被照顧?有沒有被重視?外在與內在的心理壓力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