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 懷恩在意大利比賽的一次靈異經歷|Road To Mars

    2019年2月12日,旁晚9時,懷恩隨隊友抵達意大利的比賽酒店。小龍:「414號房,死死聲唔老黎喎」小龍是懷恩劍擊隊隊友。牛高馬大,不怕蛇蟲鼠蟻,只怕妖魔鬼怪,堪稱劍擊隊陰陽眼,同時亦是公認的吹水怪魔。懷恩:「唔係尾房就得啦~」兩人搬着劍包,行李箱,笨拙地乘坐電梯上4樓。酒店地下大堂新潮華麗,光鮮亮麗,怎料到4樓走廊,竟像古堡文明。紅色鋪麈地毯,黑色木頭牆磚,末端掛着一塊圓形鏡子。
  • 運動與小腸氣|醫言運動

    有很多運動員或高運動量的朋友,都可能會遇到髖部或腹股溝疼痛的問題。很多時這類痛楚的源頭可能是關節或筋腱問題引致,那當然要找骨科醫生。但這類痛楚亦可能來自「小腸氣」,便需要由外科醫生處理:原來做健身、「運氣」都有可能引致小腸氣!
  • 電子閃避球簡介|體育育人

    12/07/2021 - 21:52 by editor
    電子閃避球近年從日本引入香港,將傳统閃避球結合STEM的擴增實境(AR)。只要在禮堂設置電視,在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之下,學生極速上手,易學易玩。
  • 報告|精英心簡

    要寫出一份報告,把自己的目標寫得極其宏大便可。那些說自己要在下年的全球排名中進頭一百的報告,不花數秒就被高層通過了。事實上,高層根本不管那目標有多實際,目標,當然愈高愈好。
  • 半身不遂、英年早逝的奧運馬拉松冠軍 |巴克利一頁

    12/07/2021 - 13:16 by 蝦叔
    在幾個月前的奧運,肯亞跑手基普祖治(Eliud Kipchoge)談笑用兵,在毫無懸念的情況下成功衛冕男子馬拉松金牌,進一步奠定了當代「跑神」的地位。早前,2021 年國家奧會聯合會(ANOC)亦因此授予最佳男子運動員獎項。
    不過說到連奪兩屆奧運男子馬拉松金牌,基普祖治卻非第一人,甚至不是第一位非洲選手。在1964年,恰巧也是東京奧運,當屆男子馬拉松金牌由埃塞俄比亞名將比基拉(Abebe Bikila)奪得,他由此成為奧運首位男子馬拉松金牌成功衛冕者之餘,更是首位在奧運奪金的非洲選手。這在現今非洲選手壟斷中長跑界的情況來看,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
  • 二十⼋|精英心簡

    計劃退役的路途,少不免幻想種種的可能性。將來不再是運動員的我,會是什麼?⼀直以來很多想做的事情,除了是訓練和比賽的⽬標,其餘都圍繞運動員的⽣活。⼀想到要實現也許不再以運動為⼯作和⽣命的將來,我還是變得不知所措,還有許多的不捨。做運動員常要提醒⾃⼰的初⼼,想不到此刻最⽤得著的依然是那顆反省的⼼。
  • 山徑設施誰管理?

    不少山友以為,郊區的行山徑若不是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管理,便是歸民政事務總署管轄。但是,近年卻屢見其他政府部門參與建設山徑和相關設施,當中包括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旅遊事務署和建築署等。那麼,山徑設施究竟由誰興建,又由誰管理?
  • 有故事的細路 - 無聲的卓卓|精英心簡

    卓卓,讀中四,現年15歲,由中一開始加入學校越野跑班,我們因而認識。在他1歲時父母離異,父母都建立了新家庭,開始新生活,兩邊家庭都容納不到他,他自小跟著公公婆婆長大。但1年前,公公都離世了,剩下婆婆和他雙依為命。對於這種人生,他從沒有半句怨言,因為自小就知道抱怨一點作用也沒有,唯有默默承受。
    體育老師亦拜托我「呢個細路需要幫佢多啲,如果你幫到,就幫啦」。
  • 就認了吧|精英心簡

    思前想後,記起自己一直堅持寫專欄的原因。不是那種籠統口號式的初心,而是為何每次交稿前都掙扎,卻不要臉地希望編輯讓我繼續寫下去的原因:純粹是寫作與文字,能讓我從忙碌喘不過氣來的生活節奏中靜下來,誠實面對自己。別讓不愉快的事、煩躁的心情,都以工作和游泳暫時逃離,擺脫每一個不論好壞也值得珍重的情感。
  • 相約屯門的狗友|天天爬坡

    11/29/2021 - 20:45 by DB
    砵甸乍山、歌連臣山和石碑山分別高312米、348米和164米,地理上位於港島東的山脈,南面有大浪灣和龍脊,天氣佳時,可以在山頂享受廣闊的景觀,大浪灣和龍脊都可以清楚看到。
  • When I Sixty Four|跑步園地

    《When I Sixty Four》 是 Beatles 樂隊的作品,是他們年青時,想像將來與愛人白頭到老時的描述。
    今年大叔已是六十二歲了,其實過了六十歲之後,我已經覺得跟我年青時,對年老的看法有很大出入。
  • 香港室內泥地網球體驗館 One Affinity Tennis|網球全攻略

    為何香港大部分的球場都主要是硬地或人造草地球場,泥地球場則只有少數私人會所及體院設有? 在香港這樣潮濕多雨的氣候,要保養泥地球場成本很高,因此香港大部分球場採用較易保養的硬地球場。
    但其實在泥地球場上訓練好處多多,泥地球場地面鬆軟,不單令每次擊球時可以卸去部分受力及速度,更可以保護球手的腿部關節,令整體技術及動作更扎實,減低受傷機會。
    這次筆者率先前往全港首個室內泥地網球體驗館One Affinity Tennis Experience Centre,為大家介紹這個全天候的泥地網球訓練館。
  • 一位「好跑得」的日本作家 |巴克利一頁

    11/01/2021 - 13:42 by 蝦叔
    今次要談的,是另一位使我有類似感受的日籍年輕學者:加藤嘉一。 這個名字,在香港也許稍稍冷門,但他曾在大陸是個在微博擁過百萬粉絲的KOL。簡單介紹一下:加藤生於1984年日本,在不到廿歲時去了北京大學留學。幾年之間,他由完全不懂中文,變成可以用普通話流利演講,並以中文發表了不少中日政治、文化評論文章。
  • 克服竊盜症的前馬拉松選手|跑玩日本

    這次恐怕真的要坐牢了吧?同為跑者的法官宣佈判決時說:「妳說妳希望以自身的改變為同樣苦於飲食失調的人們帶來勇氣。我也是個跑者,妳在馬拉松這方面有超越常人的努力及才能,未來希望妳能將努力的才能發揮在這類疾病的領域中」。判決是緩刑4年的1年刑期,法官再次給了她重生的機會。
  • 廣開門路

    石屎令人難耐,可幸它並非是唯一一種造路的物料。隨著建築材料的不斷改良,以及使用需求的變化,
    現今用作鋪面或梯級的物料可謂五花八門。
  • 晨跑|體育育人

    恆常的「晨跑」,除了是身體的鍛煉,在長天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視為「生命教肓」,而中一的長天仔都必須參與。暑假結束後,學生體能普遍下降,尤其在過去一年多的疫情况狀下,大多缺少運動。
    近月本港的疫情稍為緩和,學界比賽有重啓的希望,學校體育又再重新起動,作為體育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多做運動,晨跑絕對是良藥。
  • 爸爸|精英心簡

    也許,鷙畢颿從未在鷙先生身上得到他最想要的支持;但他,也許他從未成為鷙先生最想要的兒子。